-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女性书画市场
女性书画创作者积极参与书画市场是伴随着社会变迁而产生、发展的,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清末大量的西方文化不断传人,中国的女性观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宗法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变迁和转型。接踵而来的民族危亡的灾难,强烈刺激着国人寻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在争取国家独立富强,实现社会进步,学习经济强大国家的文明的氛围中,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也受到政府重视,改变了女性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扩展了女性的眼界与思想,启迪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学蓬勃兴起,女性书画创作者也大大受益,拓宽了其创作目的。随着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爆发,内战动乱,抗战的激烈进行,女性参与市场不仅是政治领域革命斗争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新生活方式不断扩张,旧的社会结构不断解体、崩溃的过程。近代女性投身艺术市场的热潮渐渐兴起和发展,像一股洪流,冲击并瓦解着封建社会种种压制女性才智的陈规陋习和传统观念,女性书画创作者形成了三种参与市场的类型;一是救国济民投身公益的艺术家,二是奔波生计消遣生活的闺阁画家,三是热爱书画追求理想的书画创作者。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都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首先受到了诸种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它以特有的商业性、开放性、广博性及包容性如磁石般将全国各地尤其是长三角一带的女性书画创作者吸引到自己身边,这时的书画市场具有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女性书画市场根据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1912~1920年)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封建帝制结束,而新的社会形态与政治秩序又尚未确立。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冲突充斥着整个社会的各领域。在这样一个文化剧烈变迁的时代,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随之而来的却是多年的军阀混战,内乱不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与西、新与旧的矛盾和斗争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旧文化展开了猛烈的冲击。妇女解放的呼声更甚,批判传统的贞操观念、节烈观念,倡导婚恋自由、家庭革命,提出废娼、大学开放女禁等妇女问题,向旧文化展开了猛烈的冲击。在这股全面否定旧传统、旧文化的社会思潮面前,艺术市场在遭受从未有过的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女学被大力倡导,陈志群等创办的以“提倡中国女学,扶植东亚女权,开通风气”为宗旨的《神州女报》在上海出版。之后,李叔同任上海城东女学教师,开创中国自办女学,开设图画、音乐课先例。女中、女校里开始开设美术图画课程,上海神州女中设立图画专修科,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三年制图画专修科,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招收7名女生,首开男女合校先例。1918年中华女子美术学校成立,同年,冯文凤在香港创办了女子美术学校,这为之后创立中国女子书画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海自鸦片战争后,成为中国近代工商业、交通、贸易、金融、文化中心,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各地的金石书画家汇集于此。据清末杨逸《海上墨林》记载,至清末寓沪的金石书画家多达700余人。他们在此组织书画社团,在画铺、笺扇庄等订润鬻画,使书画市场得到迅速发展。杨白明创办的城东女学展出书画作品。神州女校在青年会举办成绩展览会,展出图画专科学生的各类美术作品,同月上海女子中学举办成绩展览会,而且民生女校在霞飞路贝勒路举办美术展览会,这些展览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绘画的热情。冯文凤、吴杏芬还举办了个人画展。其他造诣及声望不及她们的不少女性书画创作者,把她们的书画润例刊登在期刊上进行宣传,表现了她们对济国救民的心愿。据《时报》记载,在清末民初时,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女性书画家在此刊登助赈救灾的润例来筹款,再由笺扇庄等处所收受人们预订购买的书画作品。此时女性书画创作者仍是沿用这种形式来参与书画市场。例如,醉墨轩的周菊仙书画润例刊登于《上海振青社书画集》第一期,胡(氵韦)平书画润例刊登在12月的《俭德储蓄会月刊》。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救婴会于11月3日特在《申报》感谢庄蘩诗的百副对联助赈。这种形式还是继承了清季以来画家订润鬻画的传统。在商品经济中要使绘画作品在市场上流通,就必须将其作为商品来定值标价,即订定润格,亦称润例。此时,笺扇庄作为联结作品售买两方的桥梁,在女性书画市场仍然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笺扇庄代替顾客求售时人书画作品,并提供扇子、纸张,主要经营书画作品及纸扇与文房四宝。代替了原有的“一支秃笔走天下”的书画市场运作模式,成为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女性书画市场的中介及经纪人。与此同时,中华女子美术公司在1920年1月开业,从而真正孕育出女性书画创作者的艺术市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