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进平,“十赴”北极的“勇士”
北极,一片神秘的,令人向往的“处女地”,因为常年被冰雪覆盖,浩瀚的北冰洋恍然一片圣洁的陆地。无数的冰脊、冰缝,历练了探险者的勇气,漫长的极昼,极夜,让时间放慢了脚步,那里的世界单纯,纯粹。那里是北极熊,海豹等极地生物的天堂,他们遵循着世界的自然法则,在那里繁衍生息。北极圈内外生活着顽强的爱斯基摩人(困纽特人),他们住在石屋,木屋,雪屋里,养狗、狩猎……关于北极,我们还想知道很多很多。
中国海洋大学的赵进平教授曾十赴北极,见证了我国极地考察的历史,他是我国登上南北两极的第一人。他曾在南极历经生死考验,曾多次登临北极点,见过曼妙的北极光和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他以科学的视角发现了北极正在发生着的变化,通过考察,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化成为科技成果,为我国解决气候,能源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帮助和参考。
2010年。中国北极考察队队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同时插在了北极点上,印证着我国北极科考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学生们说北极是赵进平的“命根子”,而他自己却说:“北极是我的老师,告诉我如何成为英雄;北极净化了我的思想,告诉我人生的美好和奋斗的光荣。年轻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要趁年轻实现自己的梦想;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但只属于那些勤于奋斗的年轻人。每当科考工作遇到艰难困阻时,支撑我的是一种责任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对事业的责任感……”
在南大洋遭遇险情
赵进平(中)1954年出生于吉林,通过自学,他完成了从一名机械厂的工人到物理海洋学教授的人生转变。1984年儿月,硕士毕业后,他参加了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的科学考察。并在剐刚落成的长城站前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谈起南极科考,他记忆犹新的是南大洋的恶劣天气。在船上经常遭遇八级以上的大风。有一次,在南极半岛附近。他们在经历了长达8个小时的抗击风暴后,走到甲板上休息,没想到,一瞬之间,一个四层楼高的巨浪向他们扑来,后面是一个接一个的小山一样的孤立波。“海浪把甲板淹没了,船体几乎要被掀翻过去,我们当时完全泡在海水里了,若不是紧紧抓住船舷,现在就不能坐着这里接受采访了。”他笑着说,这次经历,为我国后来的南极科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初探北极。
赵进平用“机遇”形容自己做的事情,“因为一次机遇,我在某一件事情上做的比较多些而已。”1995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加7我国首次民间组织的北极科考。
狗拉雪橇,上演北极大冒险
1995年4月,飞机将他们和美国的科学家一起送到了北纬88度,从那里,他们依靠滑雪和狗拉雪橇,开始了冰原上的长征。“人靠滑雪行进,20条北极犬拉着我们的两雪橇物资。”零下30多度,他们在呼啸的寒风中急速滑行;不管怎么困乏,睡前都要进行一到两个小时的考察作业;他们在冰冷的帐篷里睡觉,唾袋是唯一温暖的地方;他们早上凿冰化水,吃着难以下咽的粥糊,中午吮着冰水嚼饼干;经常面临掉进宽大冰缝中的危险,经历了北极冰的快速偏移;并且还要握紧步枪,堤防北极熊的袭击。在度过了13个难忘的日夜之后,他们终于安全到达了北极点。
2003年从“雪龙”号上下来后。赵进平骑着摩托雪橇出发。
从1999年开始,我国正式开始了北极科考,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破冰船“雪龙”号,雪地行进工具也“小米换步枪”,配备上了摩托雪橇及后来国产的多地形吉普车。“雪龙”号上有先进的实验室、宽敞明亮的餐厅,十平米的房间里床铺、冰箱、衣柜、写字台等一应俱全,还有完善的医疗设施,以及图书馆、健身房、室内篮球场等各种设施。
在冰屋里体验爱斯基摩人的生活
北极生活虽然艰苦,但大家总能找到乐趣,比如自己用雪片搭一闻冰屋,体验一下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或者用取之不尽的雪,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冰上作业
从事海洋物理研究的赵进平,对北冰洋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进行测量,对北极海流、光学、太阳辐射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科研的道路上一路收获着。他说,只要目标没有实现,就不会停止对北极科考的脚步。这个目标就是――在解决北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国家的影响方面做出大的贡献。赵进平强调,看似遥远的北极与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北极生态环境的恶化更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0年进行的第四次北极科考,赵进平(中)等科学家们住上了特制的“苹果屋”,可以防御北极熊。
赵进平参加了我国组织的全部四次北极科考,并且还经常跟随国外的队伍到达北极,细细数来,正好十次,每次他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他忧心忡忡地说:“北极的海冰不仅变少了而且变薄了。最厚、最老和最坚固的海冰正在融化,目前已有250万平方公里的‘老冰’在融化。”受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融化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