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危岩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VIP

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危岩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危岩综合整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的依据 一、本工程采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重庆市行业的相关法规、规范以及标准。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94-94)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CDB50/5018-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7、《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 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B301-88)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64-92)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使用安全规范》(GB50194-93) 17、《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8、《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则》 二、《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危岩综合整治工程》招标文件(SHSG-020402)及补遗书; 三、《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危岩综合整治工程》施工设计图; 四、我单位现有施工能力及《质量保证体系》、《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五、工程现场踏勘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前言 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必须在蓄水前施工完毕。而重庆市渝中区洪崖洞片区是受危岩、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多发地段。本工程位于嘉陵江南岸,界于朝千隧道与大溪沟之间,该危岩整治工程的正前方的坡脚为嘉滨路,坡顶为沧白路。 洪崖洞危岩严重威胁嘉陵江的过往船只、嘉滨路、沧白路的过往行人、车辆及分布于该地带的工厂、商住楼及环保等企事业单位安全。对该片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自然、地质环境条件 1、危岩体简介 该工程分危岩体和地下洞室两大部分,危岩体分布于沧白路与嘉滨路之间,呈南北走向。岩石以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的砂岩为主,夹层为泥岩,岩层走向为顺向坡,易引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岩体的分布高程为236~246m之间,本治理工程危岩体共有16个。 地下洞室分布于危岩体的下部。洞室呈矩形,宽1.2~4.4m,高1.3-2.5m。洞室的侧壁为泥岩,顶板为砂岩。其中,编号为D1、D15的洞室至今仍在利用外,D8、D9、D10、D12、D13及D18的洞口已封闭,其余洞室均可进入。 2、地形地貌 整治区地处嘉陵江南岸,界于朝千隧道与大溪沟之间,其正前方的坡脚为嘉滨路,坡顶为沧白路。地形呈台阶状,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岩层以砂岩为主,夹层为泥岩,岩层走向为顺向坡。场地内坡度较陡,约为60-90°,20个地下洞室分布于陡岩下。该整治区呈台阶状的平缓地带,为已拆迁的平房区。场地内有大量植被和树木,施工时应注意保护环境,尽量避免损坏植被和树木。 3、地层岩性及构造 场区分布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基岩出露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之砂岩。 (1)人工填土(Q4ml):杂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砂、泥岩碎块石、砖块、碳渣等,厚1.40~13.80m,由南向北渐变厚,填筑时间1~5年不等。 (2)基岩(J2s):场区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之砂岩为主,局部夹砂岩团块或条带。 泥岩(J2s-Ms):紫红色,泥质结构,软质岩类,偶见砂质条带及团块,易风化崩解。岩体较完整,强风化带厚 0.80~2.50m。 砂岩(J2s-Ss):灰色,中~细粒结构,中~薄层状,钙泥质胶结,呈透镜体夹于泥岩之中,强风化带厚0.5m。 (3)构造 场区构造部位位于解放碑向斜南东翼,岩层产状290°∠10°。在斜坡危岩体发育三组裂隙。①100°~130°∠60°~86°;②15°~20°∠68°~70°;③320°~340°∠75°~80°。其中①、③尤为发育、裂隙张开0.5~12cm,形成卸荷裂隙带。整治施工时,必须对裂隙进行压浆处理。 (4)地震:根据一九九0年1:400万地震区划可知,场区地震基本裂度为VI级。 4、气象与水文地质 重庆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1°C,多年平均降雨量1181.2mm,历年最大降水量1635.2mm。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约占每年降水总量的65~70%。每年夏季多大雨,暴雨等集中降水过程。 场区位于嘉陵江切割斜坡台阶上,其排泄条件良好,除局部有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