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浙江考前三个月高考语文题型攻略课件:第六章 古诗鉴赏 题型攻略二
题型攻略二 赏析艺术手法题:判断准确、分析到位
第六章 古诗鉴赏
1.继续强化艺术手法的知识网络的构建。
2.重点解决复习中判断不准、不全以及分析不到位的问题。
复习要点
栏目索引
强化规范 研究真题问答 体悟审答要点
突破题点 找准核心题点 精准细透突破
强化规范 研究真题问答 体悟审答要点
一、请认真研读浙江卷近三年赏析艺术手法类试题,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篇目]
2014年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熙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试题]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参考答案]
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考生现场答案]
[年份]
2015年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篇目]
[试题]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参考答案]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考生现场答案]
[年份]
2016年
[篇目]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试题]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参考答案]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考生现场答案]
[年份]
2016年
[篇目]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试题]
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考生现场答案]
1.认真研读题干,圈出关键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请举例说明。
答案 (1)明考艺术手法时赏析角度明确,如“抒情手法”“描写角度”“叙事特色”等,且考查艺术手法的角度很广泛。
(2)暗考艺术手法时用“赏析”,赏析的角度不明确。
(3)“差异”等词,表明突出对艺术手法的比较。
(4)“两首诗”“上片与下片”等词,表明突出对诗歌整体艺术手法的考查。
(5)“分析”反复出现,说明考查不止于判断,更在于分析手法运用及其效果。
答案
2.比较高考题参考答案与考生现场答案,你发现参考答案有什么特点?考生现场答案与之相比存在什么问题?请举例分析。
答案
答案
答案 (1)参考答案特点:
①考查的手法广泛而独特。从借景抒情、用典到拟人、对偶,再到描写、叙事、抒情均有涉及,且难度较大。
②在判断所用艺术手法时很少要求答出一个,而是要求多角度判断,多点切入。如2016年第(1)题,既有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又有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
③分析精细,用语简洁,如2014年。
答案
(2)考生现场答案存在的问题:
①因审题不准导致答非所问。如2014年问“抒情手法”,而考生现场答案则从抒情方式的直接与间接角度,应再进一步,细化到间接抒情的具体手法上。又如2015年问“描写角度”,而考生现场答案只答了描写的具体手法,而描写对象的角度(一是乐器,一是听者)则未答出。
②无论是对艺术手法的判断还是效果分析,均与参考答案有一段距离,不会多角度切入判断,自然也无法多角度分析了。如2016年考生现场答案只答出了对比手法,而“叙事人称”“事中有情”则根本没有想到。
③只会答出熟悉而常见的艺术手法,像从诗歌本身出发而判断作出的手法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二.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四.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七.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五.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三.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十四.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七 微写作.ppt
- 2017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十六 行文与表达.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三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二 辨析并修改病句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六 语句补写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十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七 图文转换 .ppt
- 2017高考一轮语文(通用版)复习课件-专题十七 微写作 .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