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Mo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oc
W-Mo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第27卷第1期
2006年2月
材料热处理
TRANSACTIONSOFMATERIALSANDHEATTREATMENT
Vo1.27No.1
February2006
淬火工艺对Fe.V.W.Mo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杜忠泽,符寒光,杨军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清华大学先进成形制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e,4)
摘要:在测试了Fe.5%V.5%W.5%Mo-5%Cr-3%Nb-2%Co.2%C(Fe.V.W.io)合金的临界点和CCT曲线基础上,研究
了淬火温度,淬火冷却方式对该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V—w—Mo合金油冷淬火温度低于1025%:.
随淬火温度升高硬度升高,超过1050~C,硬度反而降低.雾冷和空冷淬火时,淬火温度对硬度影响结果相似,获得最高
硬度的淬火温度高于油冷时的淬火温度.Fe.v.w.Mo合金油冷淬火淬透性最好,雾冷次之,空冷最差,但是油冷和雾
冷差别不大.Fe.v.w.Mo合金红硬性和韧性随淬火温度升高而提高,超过1150~C时,韧性反而降低.最后讨论了Fe—
vw.Mo合金在不同淬火冷却条件下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Fe.v.w.Mo合金;淬火工艺;硬度;红硬性;韧性
中图分类号:TG14245;TG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264(2006)01.0063.05
铸造Fe.v.W.Mo合金是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
率先开发成功的,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含2%~10%
V,4%~10%Cr,1.5%~3.5%C,lt;10%W,lt;10%
Mo,lt;10%Nb和lt;10%Co的Fe.v.w.Mo合金,已用
于制造轧辊,并在轧钢生产中广泛应用.目前,
国内外对Fe.V.W.Mo合金的成分,组织和性能进行
了深入研究b,铸造Fe.v.w—Mo合金的性能与化学
成分及制造工艺有关,淬火热处理有较大影响.横清
雄三等人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多元白口铸铁的连
续冷却转变特性,获得了多元白口铸铁的连续冷却转
变曲线.王金国等人研究了高碳高钒高速钢的淬
火及高温硬度,得出其峰值淬火硬度温度较常规高速
钢低150~250℃,随碳量增加,峰值硬度温度降低,相
同碳量时,随着钒量增加,峰值硬度温度升高.
Huang等人研究了淬火温度对高碳高速钢组织和硬
度的影响,得出高温热处理除了发生M,c分解成MC
和M6C外,碳化物的体积分数和分布并没有变化.
关于Fe—v.W.Mo合金淬火冷却方式对硬度的影响,
以及不同淬火条件下的淬透性和淬火温度对力学性
能的影响尚未见详细报道.研究淬火温度和冷却方
式对Fe.V.W.Mo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获得了Fe—v.
收稿日期:2005.03.11;修订日期:2005.06.06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E121);陕西省教育厅专项
基金(0lJKl71)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杜忠泽(1968一),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从事金属材料成型及其组织性能控制研究.发表
论文lO余篇,电话:029E-mail:du68@.
w—Mo轧辊最佳淬火工艺,对用于Fe—v—W.Mo轧辊的
开发和应用,指导轧辊生产有重要意义.
1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取白与Fe.v—W—Mo轧辊同炉浇注的Y
形试块,试块尺寸160ramX100ram,上部宽30ram,下
部宽20mm.化学成分(wt%):2.15C,4.88V,
5.21cr,5.08W,5.12Mo,2.04Co,3.12Nb.用线切割
加工成10mm×10mmX55ram无缺口冲击试样和
10mm×20mmX100ram断裂韧度试样.断裂韧度试样
用4,o.14mm钼丝加工出深5mm宽0.2mm的缺口.
目前测试材料淬透性的方法主要有:断ISl法,P.F
法,u曲线法,SAC法和端淬法,其中端淬法操作简
便,数据重现性好』.Fe.v.W.Mo合金中含有较多的
合金元素,具有较好的淬透性,整个端淬曲线几乎同
横坐标平行,标准端淬法已不适应评判Fe.v—W.Mo
合金的淬透性.用于测试Fe.v.W.Mo合金淬透性的
试样采用单独铸造的≯100ram球.铸球经950oC退火
处理后重新加热到1050oC,保温2h,以不同冷却方式
冷却到室温后,沿径向切开,从球外圆至球心每隔
5mm测试硬度值,每点硬度是五个数据的平均值.
试样在真空热处理炉内加热.淬火冷却采用油冷(油
温50±5℃),雾冷和空冷三种方式,其中雾冷淬火工
艺参数是:P空气=0.15MPa,P水=0.25MPa,Q水=
1.5rn3/h.
采用膨胀法在Gleeble.1500热应力一应变模拟试
验机上测试了Fe.V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