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语文诗词教学中多媒体的巧妙运用
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是因为学生知识面狭窄,
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
情感到疏远;二是因为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寓意深邃,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多
媒体技术的运用缓解了这一教学难题。若在诗词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在传统教学手段中融入音乐、录音、录像、动画等,营造出与古诗词内容相吻
合的情境、气氛,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身心沉浸于古诗词
的美好境界,达到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学生
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再现未知世界,消除理解障碍
古诗词的创作与作者所处时代、经历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代学生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如果给他们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形象地再现当时社
会风貌,既可以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
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比如,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播放有
关“安史之乱”的史实录像,让学生了解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骄奢淫逸,不理
政事;奸臣当道,权倾天下的黑暗政治;感知安禄山起兵反唐,潼关失陷,尸
横遍野,长安混乱,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的凄惨景象。然后,教师相继描述:
“诗人身处乱世,颠沛辗转,满目疮夷。本诗描写了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
乱”终于平定后,诗人那 “欣喜欲狂”的激动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千千万万饱
经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心声。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
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古诗词还牵涉到不少地理、人文方面的知识,如果借助其它学科的教
学图片、幻灯片等创设情境,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比如教王维的《送元二使
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两首诗,就可借用历史学科的
《盛唐时期疆域全图》。元二是王维的好友,他与王维在渭城话别,欲远行关
西。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去安西的道路迢迢,可在图中标出古渭城(今
陕西西安西北)、古安西(今新疆库车县)、古阳关(今甘肃敦煌一带)所处
的地点。孟浩然与李白在黄鹤楼告别,顺江而下去广陵,可在图上标出黄鹤楼
所在地(今湖北武昌)及广陵(今江苏扬州)所处的地点。这样,学生可以直
观地了解:元二西去,安西苍凉荒远,孟浩然东下,扬州繁华富庶。难怪王维
满含忧伤凄凉,李白言词通畅。在这样的情境中,无须教师多讲,学生自能领
会诗意。
二、转换诗歌画面,加深诗意理解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体现
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于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
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十分注重形象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
这个道理。如果教师用丰富的色形,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抽象、凝炼
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无形的诗词形象转换成有形的视觉形象,
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
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教《望庐山瀑布》“日
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
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
“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
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笼,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
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
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地升腾
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
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
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
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及深层含义。
又如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
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
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
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
“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
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及收治住院基本病种、中医医疗技术目录.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指南(TCAQ10208-2024).docx
- 门诊质量管理基本内容.docx VIP
- 马工程管理学全章节(共16章&绪论)思维导图.pdf VIP
- 东芝(TOSHIBA)变频器VF-S11使用手册说明书.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四年级奥数---格点与面积---(学生版).docx VIP
-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人才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