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俗语所体现文化内涵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俗语所体现文化内涵比较

英汉俗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比较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浸润着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文传统色彩,同时也折射出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语言学习和文化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文化尤其需要研究该文化的语言和语言现象;学习语言,尤其深入学习研究语言就需要了解和研究该语言所植根的文化。俗语是语言当中出现的较为生动、通俗、形象的语言现象,英语和汉语当中的俗语可谓俯拾皆是。本文从分析英语俗语文化渊源来解析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内涵,同时也比较了英汉俗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从一个微观的视角去领悟和分析语言的学习。   关键词: 英汉俗语 文化内涵 比较      一、俗语和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直接载体。学习语言与学习了解该语言所植根的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犹如歌声般动听的法语是最优美和诗意的语言,它折射着法兰西的浪漫和优雅;铿锵又奔放的德语是哲学和逻辑最好的代言工具;字正腔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汉语是迤逦含蓄的东方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文化是语言的灵魂。   每一种语言当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学习地道的语言就需要学习了解这些精炼而形象的俗语。所谓习语(idioms),简而言之就是习惯用语(包惠南、包昂,2004:189),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林宝卿,2000:194),即语言中经过长期运用、广泛流传而形成的相对比较固定的习惯表达法。同时,这些俗语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文化传统,常常蕴含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思维价值观,形象生动,富含哲理和寓意,是语言当中不可或缺的精华部分,极大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是语言文化学习的重要部分。   二、英语俗语的文化内涵   英语当中的俗语可谓俯拾皆是,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了解这些俗语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同时,英语的俗语所折射出的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宗教传说、典故、人物会大量地出现在语言当中。基督教的传统、信条和教义的痕迹在英语当中就比比皆是。例如:“act of God ” 来自 《 圣????马太福音》,信徒认为上帝是全能的、不可违背的,比喻“不可抗力、天意”。俗语“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 来源于《 圣经? 出埃及记》第3章,第8节,原来的意思是说上帝赐予他的追随者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家园。比喻的是天堂一般的美好地方。俗语“If anyone strikes you on the right check, turn to him the other also.” 源自《 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第39节,意思为“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再把左脸也转过来让他打”。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无原则地忍受不公正的待遇或他人的恶行,而是劝导人们要宽容,用爱心去感化对方,宣扬的是一种宗教最终极的大爱和关怀。其他含有基督教教义和典故的俗语还有“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大难临头);“They that live by the sword shall perish by the sword.”(动刀者比死于刀下);“ You cannot serve God and Mammon.”(你们不能既追随上帝又要去发财)等。   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也在英语俗语中烙下了其鲜明的印记。比如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追求自由、崇尚个性等价值观都在英语俗语当中得到了体现。例如“God gives the cow, but by the horn.”(上帝给了机遇,成功在于自己);“Idle young, needy ol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Money doesn?蒺t grow on trees.”(树上不会长钱);“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人生而平等)(出自美国的《独立宣言》)。   英语俗语跟汉语也相似地会体现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人际交往方式及社会习俗。英国历史当中的许多重大事件,例如罗马人的征服、耳曼人的征服、诺曼底征服、英荷战争都在英语俗语当中得到体现。而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也在英语俗语中有很多痕迹。例如“cross the Rubicon”(渡过卢比肯河), “burn one?蒺s boats”(破釜沉舟) 都是比喻为生存、发展或取得胜利而采取断然而决绝的行动,这都是源于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贝和元老院共同进攻凯撒的战争。“Render to Caesar the things that are Caesars?蒺s.”(凯撒的东西归还凯撒),意思是凡事都各有所归,源于凯撒入侵和征服英伦三岛的战争。俗语“rain cats and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