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左传》用《诗》类型特点及其影响.docVIP

试论《左传》用《诗》类型特点及其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左传》用《诗》类型特点及其影响

试论《左传》用《诗》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   摘要:《左传》用《诗》是先秦诗经学的主要内容。《左传》用《诗》情况可分为引诗、赋诗(诵诗)和歌诗、作诗三种类型。在具体的语境中,《诗》的用途有所不同,可分为赋诗言志、引诗证言和以诗为评三类。《左传》引《诗》所形成的特点,对此后《诗经》研究、应用和传播极具影响。   关键词:《左传》,用诗;先秦诗经学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133-02      春秋时代,《诗》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可见学《诗》是当时人受教育的重要内容。故孔子教育孔鲤时说:“不学《诗》,无以言。”当时学《诗》,不只记诵字句,更要经世致用。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故对《左传》用《诗》的研究,对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左传》用《诗》的类型、作用及其影响,略作阐述。      一、《左传》用《诗》的类型      《左传》用《诗》,可以分为引诗、赋诗(含诵诗)和歌诗、作诗三类,这三类又各有特点。   首先是引诗,即援引《诗》的字句,所占比例最大,共有187次。《左传》中引《诗》有两种情况;一是--行人公卿言语中的引用: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子鱼言于宋公日;‘……《诗》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此处宋国大夫引用《大雅?思齐》劝谏君主,是公卿引诗。又如《左传》昭公二十四年:“献子日;‘若王室何?’对日:‘……《诗》云;“瓶之罄矣,惟垒之耻。”王室不宁,晋之耻也。”此处郑人引用《小雅?蓼莪》警告晋人,是行人引诗。一是《左传》作者引用。这种引用或在“君子日”之类假托他人之言中引用,如《左传》隐公元年;“君子日;‘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日;‘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其是之谓乎!”或直接以“孔子曰”的形式引用,但亦多假托圣人之言。如《左传》宣公八年:“孔子日:‘《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泄冶之谓乎。”   其次是赋诗(含诵诗)和歌诗。《汉书?艺文志》日:“不歌而诵谓之赋。”可见“诵”和“赋”在意义上相通。《左传》引《诗》,共有赋诗30次,诵诗1次。《左传》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孔疏日:“诸自赋诗以表己志者,断章取义,不限诗之尊卑,若使工人作乐,则有常礼”。可见,赋诗分自赋诗和乐232作乐。自赋诗无常礼,诗无尊卑,可以断章取义。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赵孟日:‘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日:‘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鹁之奔奔》,赵盂日:‘床第之言不逾阈,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此处所引之诗,《草虫》在《召南》,取“未见君子……我心则降”数句,是赞赏赵孟为君子;《鹑之奔奔》在《廓风》,孔疏日:“伯有赋此诗者,义取人之无普行者,我以此为君,是有嫌君之意。”嘲主题不一,却皆可使宾主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最后是作诗,即诗歌创作的情况。《左传》中的作诗,在字面上都作“赋”,因为赋诗本身就有作诗和诵诗两层含义。《左传》隐公三年:“(庄姜)美而无子,卫人为赋《硕人》。”孔疏日:“此赋谓自作诗也。……郑玄云;赋者,或造篇,或诵古。……此与闵二年郑人赋《清人》,许穆夫人赋《载驰》。皆初造篇也。”其实,除了闵公二年郑人赋《清人》,许穆夫人赋《载驰》,《左传》还有两处作诗:一是文公六年秦人为子车氏赋《黄鸟》,一是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纠合宗族作《常棣》。值得注意的是,《左传》对作诗情况的记载,是后人对相关诗篇主旨进行解释的重要依据。   二、《左传》用《诗》的特点      春秋时诗在社会交往中作用极大,就《左传》用《诗》而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赋诗言志。春秋行人在宴飨之际,赋诗是重要交际礼节,如不答赋,则为失礼。故娴熟地用诗来交流,不但体现个人修养,还会影响国家形象。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日:‘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日:‘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杜注日:“《相鼠》诗,《郦风》日:‘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庆封被人当面引诗辱骂而不知。而恰当地赋诗言志,应对得体,则容易赢得外交胜利。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秦伯)享之。子犯日:‘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日:‘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日:‘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