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教学校环境德育创新途径
诗教学校环境德育的创新途径
摘 要: “诗教”就是指借助诗歌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它是开展学校环境德育的一种新途径。文章阐述了诗教的德育功能,明确了学校环境德育的含义,提出了可以通过诗化校园环境、诗化课堂环境、诗化教师队伍、诗化学生心灵和诗化课外活动等有效途径开展校园诗教,加强学校环境德育。
关键词: 诗教 学校环境德育 道德教化
“诗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歌教学”,二是指“诗歌教化”,其中关于诗歌道德教化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重点。我国历来有“诗教”的传统,既重视诗歌的教学,又重视诗歌的道德教化,以诗歌教化人心,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在,许多学校纷纷开展校园诗教,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环境,以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诗教及其德育功能
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富有灵气和美感的一种形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的诗歌已经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知识的增长与融汇、智慧的砥砺与顿悟、道德的指引和陶冶。这便是诗教。
诗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承数千年的宝贵传统。诗教一词最早专指孔子的诗教。《周礼》有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①其内涵主要指诗歌的道德教化,后则发展为儒家的诗歌政教观。《毛诗序》总结了前代人的诗教,发展了诗的政治教化和伦理道德作用,认为王道、礼义、政教、国政、家规等都可以通过诗来指导实现,所以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是以经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②在今天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诗教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常借助诗歌来完成道德、知识、智慧、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本文主要探讨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诗教来引领学生的心灵成长。所要做的就是让诗歌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中读出爱国忠诚;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中读出坚贞执著;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读出悲悯;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中读出恬淡;从“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将进酒》)中读出自信,从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道德影响。诗教以人的伦理道德和立身处世原则为关键,可以使人们具有高尚的品格,所以在学校开展诗教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校环境德育
环境影响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性质和发展状况,它是客观存在的,有着无形的巨大力量。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环境的德育影响。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环境如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从而肯定了环境的巨大作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很容易被外界物质所引诱,丧天性为恶性。他举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孟子?告子上》)的例子,说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性的影响。荀子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为喻说明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为形成高尚品德而应“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荀子?劝学》)。今天,环境德育也引起了无数教育者的思考,尤其是詹万生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设有专门的子课题对学校环境德育进行研究。李晓菊在《环境道德教育研究》一书提出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并系统阐述了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原则等各种相关问题。环境德育对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德育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环境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包括思想品德发展的客观世界、外部条件。它由多种因素构成,一般可分为学校物质环境和学校精神环境两大类别。学校物质环境是由校园内的物质因素构成的环境。它以校园的基本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学校精神环境是由校园内的精神因素构成的环境,主要指校园制度、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我们要自觉建设好学校环境,发挥学校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实现学校环境德育的目标。诗歌有着很强大的德育功能,所以,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网络传播法规(自考14339)复习必备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南通市启秀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VIP
- A公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doc VIP
- 2019-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和技巧.pdf VIP
- 昆虫物种识别与分类的现代分子方法.pptx VIP
- 精神科团体心理治疗.pptx VIP
- Z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路径探讨.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