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知识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知识的主要门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ppt
中国文化通论 南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讲师 陈圣宇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主要门类(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传统文化形成两个重要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同构”,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 “三不朽”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 孔子之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 的“三不朽”思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由此形成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 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时代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 一、仁爱孝悌 二、谦和好礼 三、诚信知报 四、精忠爱国 五、克己奉公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六、修己慎独 七、见利思义 八、勤俭廉正 九、笃实宽厚 十、勇毅力行 孔子对“诚信”的强调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为车辆关键所在),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国如此,为人处事也是如此。如果不讲信用,什么事都办不成,整个社会将会乱套。 我们现在提倡建设诚信社会,可从古人的思想资源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同学们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坚和希望的力量,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文天祥《正气歌》 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 山涛举荐嵇绍出仕 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即消长),而况人乎?(意为:天地四季犹有一消一长,互为更替的变化,为人处事何必固执一端?)”——《世说新语·政事篇》 嵇绍之死 《晋书·嵇绍传》:王师败绩于荡阴(东海王越对成都王颖不满,率禁军挟惠帝北上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大败,惠帝被俘,司马越逃走),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辽东帽”的典故 东汉末山东临朐著名学者管宁(158—241),因不满中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渡海来到辽东半岛,“常著皂帽、布襦袴(rú kù)、布裙”,甘守清贫。三国时,魏国多次征召,委以太中大夫、光禄勋等要职,固辞不受,后人称之为一代高士。 中流击楫 帝(晋元帝司马睿)乃以逖(即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击贼笏” (朱)泚(Cǐ)以(段)秀实尝为泾原节度,颇得士心,后罢兵权,以为蓄愤且久,必肯同恶,乃召与谋议。……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僭位,秀实勃然而起,执(源)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而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遂击之。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sǎng额),流血匍匐而走。……凶党群至,遂遇害焉。——《旧唐书·段秀实传》 一、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二、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三、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 孔子与“仁” “仁”是孔子对中国伦理学最突出的贡献。“仁”以爱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为根基,“仁者爱人”,其出发点是以“孝悌”为核心的亲亲之情,通过“忠恕”环节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扩充为社会的伦理原理与道德情感。 “为仁由己”,只要克己修身, 笃实躬行,便可成为“仁人”。 孔孟之道 孔子以后,孟子从主观能动的方面发挥了孔子的伦理思想。他的五伦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性善论、修养论等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lash CS5动画制作和 与应用)第6章元件和库.pptx
- (Flash CS6动画制作与应用)第15章广告的设计.ppt
- (Flash CS6动画制作与应用)第17章节目包装及游戏的设计.ppt
- (GPS原理及其应用)大地坐标系和 与大地基准1.ppt
- (GPS原理及其应用)第七章gps卫星定位基本的 原理.ppt
- (Java程序的设计课件)第17章网络程序的设计(第4版).ppt
- (Java程序的设计课件)第8章 继承、抽象类和接口(第4版).ppt
- (MATLAB 动态仿真案例课件)第2章 Simulink建模基本方法.ppt
- (Photoshop CS6图形图像处理标准教程)第12章通道和 与蒙版.ppt
- (Photoshop CS6图形图像处理标准教程)第1章平面的设计概述.ppt
- (中国文化知识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知识的主要门类(中国古代哲学).ppt
- (中国文化知识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知识的主要门类(中国古代宗教).ppt
- (中国文化知识通论课件)第四章中国文化知识的主要门类(古代史学).ppt
-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七讲战时经济和 与经济现代化的挫折.ppt
- (中国经济史课件)第八讲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和 与周期波动.ppt
- (中学体育和 与健康课程和 与教学论)第一章绪论.ppt
-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化学教师的专业的发展.ppt
-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四章初中化学教学的设计.ppt
- (中学化学课程和 与教学论)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ppt
- (中学化学课程和 与教学论)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和 与模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