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摘 要: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活习惯都处在形成阶段,亟待正确的引导。作为以“育人”为目的的小学教育尤为关键,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都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重教书轻育人。本文作者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四点经验,旨在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和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良好习惯 培养
“教书是为了育人”,教师的职责,不只是给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小学数学”这个特殊阶段的特殊学科,似乎更多关注的是“传授知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几乎形同虚设,以“育人”为目的小学教育还没有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小学生活泼好动、机敏好奇等天性被无情地扼杀,一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成了教育界喊得最响的口号。良好的习惯是人的终身财富,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好习惯,塑造出阳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一些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育人”的做法和意见。
一、用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小学数学本身就很贴近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把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赋予教学内容以鲜活的生命,就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亲切感,既能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感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又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先介绍怎样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通过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来求长方形的面积,并得出其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了解化曲为直、化不规则为规则的数学思想。然后我提出问题:市园林局和环保局为了美化环境,号召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我班主动承担一块土地的植树任务,但土地形状不够规则,若每平方米植一棵树苗,怎样知道在我班承担的这块土地上大约可以植多少棵树???让学生讨论说明。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这样既能使他们活跃思维、活学活用,彰显出其天真无邪、聪明好动的天性,又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印迹。
二、用好人好事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习惯
我们的身边不乏好人好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加以利用,同样让学生能受到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在讲解“多步计算的应用”时,我讲述了“2009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母爱齐天的感人事迹:陈玉蓉的孩子患上严重肝病,生命危在旦夕,她想捐肝救子,但自己又是重度脂肪肝,她决定用“快走+节食”的方式减肥,她第一天走一千米,第二天走二千米,这样依次类推,第十天走十千米,然后坚持每天走十千米,七个月后,脂肪肝没有了,并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她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挽救了儿子的生命。针对这个故事,我先讲解高斯小时候求解1+2+…+100的方法,再让学生利用这种倒序相加的方法计算前十天陈玉蓉所走的路程,再求陈玉蓉在210天时间走的总路程,利用多步计算得:5×11+200×10=2055(千米)。然后我说:“母爱无私,母爱齐天,我们应该不应该学会感恩,孝敬长辈?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为父母分忧解愁,好好学习?”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又受到了感恩教育。小学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我们身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生生的素材。只要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这些素材有机结合,就能唤起学生美好的善根,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三、用结果评价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习惯
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虚荣心”,好孩子往往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丝毫不要吝惜褒奖、鼓励,及时给学生以肯定,推行赏识教育,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作业批改时,数学教师往往单一地只给学生对号或错号,这样学生在看自己作业时便感到索然无味,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我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像批阅作文一样,每一个细节都写上一句鼓励性的评语,如:“你真聪明,比老师的方法好多了。”“这种思路不错,但也可尝试一下另一种更妙的方法。”“你的字比以前漂亮多了,若能把做题格式规范一下就更好了。”“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批改你的作业老师的心情真好。”“本题可有多种解法,不要满于现状,一题多解。”“就应这样不在困难面前低头。”等等。在作业最后我还对学生留一个总结性的评语,每一个评价都充满热情和爱心,让学生从我的评语中得到激励和温暖,从而积极主动地掌握解题方法,理解数学思想。每一次作业的评语都具有多样性、互异性、鼓励性和点拨性,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可以是一个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