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苹果”器物化倾向
“苹果”器物化倾向
很多人的精神都如苹果的使用者一样正在被器物化。
一个赤裸裸的商业世界,到处都是技术、产品和概念,虽然很成功,能够带来很多的金钱和利润却缺乏应有的人情和人文;或者,虽然没有巨大的财富,但却保持着为人类进步而奉献的创造性,会有很多让你兴奋和激动的事情,遗憾的是不能带给你富裕和温暖。
到底哪个故事才会是最合理的选择?
沃兹与乔布斯的两条道路
苹果公司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掌握了亿万财富的富翁乔布斯,一个是平民沃兹。但很多人认为沃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他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而那个乔布斯只不过是个摆地摊的小商贩而已。这似乎刚好可以用来作为有关苹果公司历史的注脚。
乔布斯是苹果神话的书写者,另外一个本该是“计算机教父”沃兹。人们现在愿意认为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为他卖出了6000万iPod并借此改变了人们的音乐生活。而在此之前,这个50岁的顽固分子不过是一个电脑公司和一家动画片公司的CEO。与对苹果的另一个创始人沃兹的评价不同,人们把沃兹看作是计算机世界的圣徒,把乔布斯看作苹果公司作为一个追逐利益的腐败而又生机勃勃的商业机构生命力的代表。
1977年,与其他的车库传奇一样,苹果的起点也开始于一间小小的车库,30年后,我们在乔布斯和沃兹的脸上仍然能看到他们当年的样子,一个带着讨人喜欢的机智并西装革履总是慷慨陈词,一个总是衣着普通很少言语满脸胡子憨厚地笑着。同样作为这场计算机革命的共同发起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与平民生活的沃兹之间,其落差已经难以计量。
现在看来,他们的分歧和结局在最初就已经注定。
如果苹果的故事可以有两种版本:那么一种必然是以沃兹为中心(技术为王),苹果将会是计算机世界不断的革命者,在苹果最早使用的徽标中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的那首短诗真正代表沃兹的浪漫和理想:牛顿/一个永远的思想者/孤独地/穿行于陌生的思想之海。在这个故事里你永远不会感受到机器沙文主义,只会感受到随处可见的人文和人性。但这个童话故事的结局最后一定是一个悲剧――在一路的创新之后破产。故事的另一种结局则是以乔布斯为中心(市场为主)。正如我们见到的:即使在公司争斗失败后,他仍能十年磨一剑,在众人都为苹果敲响丧钟时,涉险而上,使即将腐烂的苹果重新焕发生机。最后乔布斯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并同时拥有了三张不同的面孔:消费类技术的舞台监督,熟练机智的首席执行官,文化的革命者。
这份巨大的欠缺会时不时让我们失落。但毫无疑问,目前所有的思考依然是围绕着金钱和利润。关于苹果本身,正在发生的故事足以让我们领悟更多。
苹果教徒的器物化倾向
和所有三十岁的青年人一样,苹果公司在不久前度过了它漫长的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现在它站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虽然不是如微软那样人人追捧的大亨,却也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雅痞之王。
虽然也还是个人电脑,但苹果电脑可不是芸芸众生天天用手指敲打的那种PC机。“缺了一口的苹果”对于芸芸众生们来说有三个意义,一是麻烦,二是买不起,三是没有这个品味。虽然不是很好听,这却是苹果产品系列的精髓所在,它们――从个人电脑到iPod再到iPhone――是,或者仍将是“准奢侈品”。绝的是,这个奢侈品牌的形象却是一个叛逆的鲍勃?狄伦、一个正义的马丁?路德?金,还有创新天才爱因斯坦。
从这个臆造出来的印象出发,很多人将苹果视为一个时代阶段性的必需品,就如同70年代的双卡录音机和90 年代的手机一样。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
苹果的用户虽然从 15岁到35岁不等,但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电子消费文化洗礼的这群人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流行趋向,他们把苹果视为高科技领域的艺术家、为股价和生存战斗的诗人……就连当年被排挤在行业边缘的失败都被认为是源于“怀抱文化,试图为这个世界注入人文和情怀”的结果。
很多人的精神都如苹果的使用者一样正在被器物化。按照新技术思路设计出的各类产品,替代了音乐和书籍,成为了人们更为热衷探讨的话题。新技术主义所开创的时代要比文学或者艺术更能促进生活和消费。秉承这一精神的这些人堪称“拜苹果教圣徒”。
根据一些心理和人类学分析,人类的社会本能在苹果产品的忠诚性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像动物爱好者们人格化他们的宠物一样,苹果狂热者也为他们的“宠物”赋予了人类性能。苹果被视为“温暖”和“友谊”的化身,尽管有时候会有点卑微,但是非常酷、友好和直观,因此人们带着它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人类学家Brigitte Jordan认为,苹果狂热者之所以如此挚爱他们的电脑或者iPod,是因为其独一无二的设计和“有趣而又令人愉快的”界面。她认为,人们依恋他们的电脑基于两个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6+words+词汇课件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Unit+6+词汇课件-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 Unit 5 Off to space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pdf VIP
- +Unit+5+写作课件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VIP
- 2025年华医网基础机能癫痫与神经电生理的研究进展题库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5词汇课件.pptx VIP
- 儿童用药风险点挖掘及管理实践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2025年4月修订).pptx
- 2026年光伏组件出口壁垒解析:技术创新在巴基斯坦市场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最新民事起诉状范本.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