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分析
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分析
主持人语:本期传媒与法栏目选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文章《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分析》是由陕西省公安厅纪委办公室副主任陈伟撰文,文章首先提出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同时概括了网络隐私权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四个特点,归纳总结了互联网上侵害隐私权的主要形式:对他人数据的收集、散布、利用和交易;并分析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提出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问题的研究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篇文章连载《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的下篇,着重提出了构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具体设想,和进一步完善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议,同时指出了德国模式是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的合理选择。第三篇文章《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及适用》,由于污染型环境犯罪的特殊性,提出可以借鉴民法上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来确立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以寻求司法上公平与效率价值之间的平衡。
摘要:类似“铜须门”事件的侵犯个人网络隐私权事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我国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果任由网络隐私侵权继续泛滥,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同时,概括了网络隐私权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四个特点。文章还归纳总结互联网上侵害隐私权的主要形式:对他人数据的收集、散布、利用和交易;并分析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提出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问题的研究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侵权;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F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22-05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伴随着计算机领域三大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来临,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繁荣与方便,也对数百年来人类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网络的开放化和自由化给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十分普遍。2006年,中国网络媒体上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铜须门”事件。2006年4月12日深夜,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官方网站的论坛上,一个名为“狂野之城”的网友以悲情丈夫的身份发帖曝料自己如何发现妻子“幽月儿”出轨的经过,同时公布了偷情事件的另一个主角“铜须”的QQ号和所在的大学。此帖立即在网络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对“铜须”的道德义愤成为网络舆论的主流,声讨杀死“铜须”的帖子贴满了各大论坛。4月17日,网友“超级捣蛋”在“猫扑网”上将“铜须”的资料集中公布,包括他的真实姓名、照片、手机、学校地址、家庭电话等私人信息公诸于众,这些资料被不断转载到别的网站。据央视记者报道,此后,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铜须”本人成天躲在家里,父母亲提心吊胆地接那些恐吓电话;“铜须”所在的学校――位于秦皇岛的燕山大学也经常收到各种莫名的电话和要求勒令“铜须”退学的信件,整个学校甚至无法正常上课,损害了学校的名誉;而“幽月儿”也整天生活在恐惧中。
类似“铜须门”事件的侵犯个人网络隐私权事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我国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如果任由网络隐私侵权继续泛滥,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利于打击利用个人信息和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社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不利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信息业的国际交流。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技术性、数字化、无纸化、交互性、高效率等诸多特征已经对现行的隐私保护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隐私传播、加工和利用的技术条件,使得现行整个隐私保护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对此,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始针对互联网对现行隐私保护制度的影响进行立法变革,以适应网络发展和立法保护的需要。在我国,由于隐私权的立法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加之网络立法的相对滞后,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主要停留在侵权责任法的宏观研究阶段。在此背景下,加强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法律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隐私权(The right of privacy)的概念和理论起源于美国。1890年,美国的两位著名法学家萨谬尔D#8226;沃伦(samuel D . warren)和路易斯D#8226;布兰迪斯(Louis D. Brandies)在《哈佛法律评论》第4期上发表了著名的《隐私权》一文,提到“保护个人的著作以及其他智慧感情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隐私权。此后近百年的时间里,隐私权作为公民人格权利的重要内容逐渐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和保护,并纳入到了《欧洲人权公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渠道护砌工程施工方案砼预制块护坡施工渠道砼工程砼格埂.docx VIP
- 气调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二级矿井维修电工(技师)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功能性食品学 课件 第8章 益生菌及其活性代谢物.pptx
-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电工高级技师实操考试试卷.pdf VIP
- 初中阶段初阶词汇初级-如何记单词.docx VIP
- 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的信效度和临床应用评价.pdf VIP
- (正式版)D-L∕T 611-2016 300MW~600M级机组煤粉锅炉运行导则.docx VIP
- BSL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