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英汉习语看中外文化差异
从英汉习语看中外文化差异
【摘要】该文以英汉习语为切入点,研究汉英民族的民俗文化。借助比较研究的方法,概述了习语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民俗事象的关系,探讨中西方民俗在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出应加强对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相生相成关系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汉习语 中外民俗 文化差异
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曾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文化这个概念辐射范围广阔,包罗万象,大则如宇宙观、人生观等,小则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都归结为文化的范畴。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既可以承载和表达文化,又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最重要手段。
习语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自然积淀形成的,被称作“风俗化石”。习语与民俗文化相生相成,以习语为切入点,既可??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文化,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紧密的血缘关系。
英汉习语的特征
习语在语言学上并没有一个严格科学的定义,汉语中的习语在英语中称为“idiom”,也可解释为“set phrase”,汉语习语包含四字格成语、典故,三字词组,还包括谚语歇后语等。英语习语“idiom”从其宽泛的意义上讲,包括“proverbs”、“sayings”以及“siamese twins”。习语具有三个特征,首先是民族性,习语好比一面镜子,能清楚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其次是民间性,习语来自民间,必然会反映民间生活。英语中“over head and ears in debt”(债台高筑)、“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等这一系列习语源自“over head and ears”。英国是个岛国,四周环海,“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来演变为表示上述的其他意思。家庭主妇们做菜要把肉剁碎(mince),剁碎后叫“mincemeat”,则有习语“make mincemeat of”(把……剁碎),后来引申为“打烂、击溃、驳倒”的意思。最后是比喻性,大部分习语都是利用恰当比喻的形象化语言。例如:“胆小如鼠”(as timid as rabbit)比喻胆小、“热锅上的蚂蚁”(like a cat on hot bricks)比喻着急等。
英汉习语与节日民俗
节日是凸现在民间日常生活之上的特定时间标记,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岁时节令为主,西方传统节日以宗教为主。春节和圣诞节分别是中西方节日体系中最受重视的节日,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以及差异性。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后,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有民谣可以反映出春节期间的准备和忙碌:“腊月二十一,不许穿脏衣;腊月二十三,脏土往外搬;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七,里外全都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杂物全没有。”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春节期间,千家万户大操大办忙碌过年关的景象随处可见,正如习俗所说“正月天天都是节”、“受了一年,就盼过年”。春节的习俗活动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人们才从春节气氛中走出来。
在西方,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节日气氛浓重。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正如中国的春节有祭祀祖先和拜年的各种礼仪,西方的圣诞节也有约定俗成的宗教礼仪,即在节日期间在宗教活动场所举行的纪念性仪式。“Christmas comes once a year, 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圣诞佳节,一年一度,当其到来,尽情欢度);“Yule is come, and Yule is gone, and we have feasted well; so Jack must to his flail again, and Jenny to her wheel”(圣诞节来了,圣诞节过了,我们宴饮过得乐呵呵;于是杰克再去握连枷,于是詹尼再去看纺车)。西方人一般从12月24日平安夜开始过节,一直持续到1月6日的主显节,这段时期是“圣诞节节期”。
从不同的节日习语可以看出二者的民俗文化差异,其原因主要是信仰系统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中华民族是泛神信仰形态,而西方人信仰基督教;中华传统文化中“礼”是核心文化,而西方文化中的核心是“法”,这两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