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滴水之恩,九年苦寻一句话助我圆大学梦老人
报滴水之恩,九年苦寻一句话助我圆大学梦老人
9年前,外出打工的青年袁建波在旅途中陷入困境,一位萍水相逢的旅伴向他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他不仅慷慨解囊给予袁建波物质上的资助,还以一个长者的身份给其精神鼓励为其指点迷津。在这位热心人的帮助和指点下,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袁建波渡过了难关。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9年来,袁建波一直苦寻好心人,他先后写过100多封信、打过1000多个电话……
萍水相逢,好心人助小伙渡难关
对袁建波来说,1998年是个多事之秋,也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1979年出生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柏木乡一个贫困家庭的袁建波,自幼乖巧懂事,所以他从懂事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袁建波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是学校的体育尖子,爱好体育运动的他目标是考取体育院校。
1998年,正当他踌躇满志迎战高考时,他的脚却意外受伤了,而且伤得不轻。体育院校的专业考试是要提前的,眼看考期到了,袁建波的脚却依然没有好。伤心的他只好放弃高考。寒窗苦读十几年,如今却要与大学失之交臂,一开始,袁建波感到万分沮丧。他也想过复读一年,来年再考。但他一想到小自己两岁的弟弟来年也将参加高考,他就心存顾虑。因为他知道,父母要同时供他们兄弟俩上大学是很艰难的。经过几天的反复考虑,袁建波决定把机会让给弟弟,自己干脆早点外出打工,以便帮父母减轻点负担。
1998年6月7日,离高考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那天,袁建波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打工之路,他的目的地是福建省长乐市。一路上,袁建波表情凝重,看上去满腹心事。跟袁建波相邻而坐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他叫严辉明,湖北省石首市小河口镇人,他也是前往福建打工的。严辉明是一个开朗健谈的人,一路上,他主动跟袁建波聊天。当他得知袁建波因为家庭困难而放弃上学时,他便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袁建波,有机会还是应该回学校读书,争取考大学。他说,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不好好读书,不掌握一技之长,在外打工只能靠出卖苦力。他还现身说法,??自己就是因为没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长,所以很难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在隆隆的列车行驶声中,萍水相逢的两个人越聊越投机。
当火车快到江西鹰潭时,广播里突然传来“前方遇洪水塌方,列车停开”的消息。从未出过远门的袁建波顿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因为他身上只剩下30来块钱,如果火车停个几天开不了,到时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坐在旁边的严辉明看见袁建波一脸的紧张神色,便安慰他说:“小伙子,你别紧张。如果你信得过严大叔,那你就跟着我,我一定把你顺利带到福建。”在严辉明的提议下,包括袁建波在内的7位旅伴一起下了火车准备改乘汽车去福建。
当他们坐车来到武夷山下时,因洪水将前方一段公路冲毁,汽车无法通行。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又是严辉明当机立断,建议大家坐摩托车走小路,到前方再想办法。当他们越过了这段被冲毁的公路时,天已经黑了,开往福州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后来几个人商议决定,在当地租一辆面包车当夜赶往福州。这时,袁建波身上已身无分文了。关键时候,一分钱会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阅历的袁建波。他急得快要哭了。
细心的严辉明一看袁建波的神色,就猜到了他身上没钱了,没等袁建波开口,他便主动对袁建波说:“小袁,是不是身上没钱了?没关系,严大叔身上还有点钱,车费我帮你付吧!”严辉明的慷慨举动令袁建波感到既激动又意外,因为两个人毕竟只是萍水相逢。袁建波知道,如果拒绝他的帮助,自己将要流落异乡。于是,袁建波怯生生地说:“那太感谢您了。钱我以后一定还您。”“谢什么,谁都会碰到难处。咱俩这一路同行,也算是一种缘分。”就这样,严辉明为袁建波垫付了70元车费后,几个人一路颠簸于次日早上到达福州。
下车后,袁建波已饥肠辘辘。严辉明带着他来到一个小吃摊上要了两碗面条,袁建波狼吞虎咽就吃完了。严辉明见状,马上叫老板给他加了一碗。袁建波有点不好意思。“没关系,人是铁饭是钢,年轻人饭量大,不吃饱饭怎么行呢!”严辉明的善解人意让袁建波在他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随即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吃完饭后,他俩要分手了。临别时,严辉明掏出20元钱递给袁建波:“这20元你先拿去应个急吧!不过大叔还是要劝你,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还是应该回学校读书,争取考上大学。”袁建波拿着这20元钱,眼睛湿润了。他向严辉明要了他的家庭住址,并在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这位好心大叔!与严辉明分手后,袁建波用这20元钱买了一张福州到长乐的车票,随后在长乐市找了一份临时工作。
九年寻觅,只为报答相助与鼓励
袁建波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想把钱还给严辉明。分手时,严辉明说他在福建农业大学一校办工厂打工。袁建波便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