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中爱乐众生之――何鹰
记忆中爱乐众生之――何鹰
你搞什么名堂?!
那时,何鹰供职某国家级培训基地,负责全国各省市局乃至副部级领导专业业务培训服务。
一期例行业务培训开班,何鹰突发奇想,想利用上课间歇为领导们安排一段小小的交响乐欣赏。经过反复遴选,他决定为领导们播放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5号》。这曲子曾被改编为轻音乐,知名度较高,旋律活泼,比较好听。
为了搞好这次袖珍音乐欣赏,何老弟煞费苦心,将作曲家勃拉姆斯的生平,创作匈牙利舞曲的过程以及相关音乐欣赏背景资料精心编辑排版,打印成一张类似节目单的资料单页,一一装进领导培训的资料袋中。
不料,何鹰并未通过组织批准的策划被培训基地领导发现了。
办公室里,何鹰被领导拍着桌子训个狗血喷头:“你搞什么名堂?!”责令他立即将已经塞在培训资料袋中的音乐欣赏单页迅速“招回”,下不为例。
满腔热血被兜头浇上一盆冷水,遭到组织果断制止的何鹰郁闷之极,跟我们聊起此事感慨不已,大骂领导有病。而坊间却普遍认为:领导正常,有病的是这小子。
几年之后,何鹰真“搞”出了名堂――一纸辞职报告“炒”掉领导,离开待遇不错的国家级培训基地,奔了俄罗斯圣彼德堡。
酒鬼
到圣彼德堡没几天,何鹰上街去看建筑。
为了让观赏更有感觉,他特意在腰带上别个WALKMAN(随身听录音机),听着音乐看建筑,“配乐”曲目则是他酷爱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可是没走多远,何鹰竟然被一醉鬼盯上了。你走多快,他追多快,最后何鹰竟然被一身酒气的家伙堵在了一个角落里。
这个身穿劣质西装,眼珠有些浑浊的中年男人用含混不清的俄文反复叨咕,但天书一般半句也听不懂。过了好半天,何鹰才从他比划的手势中明白这家伙想听自己的录音机。万般无奈,何鹰只好把耳机扣上他的耳朵,而自己则提高警惕,用手紧紧捂住腰间的录音机,以防不测。
酒鬼投入地听着,甚至还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摇头晃脑。那滑稽的样子让何鹰忍俊不禁,猛然想起侯宝林先生说的醉鬼相声段子,“别来这套!等我顺着手电筒光爬上去,您一关,我不就掉下来了吗?”
酒鬼并没有像何鹰担心的那样过分纠缠,几分钟之后,他就自己从头上取下耳机交回来,转身东倒西歪地踉跄离去。就在何鹰如释重负的时候,走出十来米的酒鬼突然停住脚步,扭头盯住何鹰,嘴里滑出一串俄文字眼。虽然那声音依然含混不清,但却有如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响――拉赫玛尼诺夫!
何鹰呆住了。
与大师面对面
爱乐音乐大厅坐落在普希金广场边上,由于不是一个独立的建筑,从外表看甚至让人难以联想到音乐厅。可是,这里却是圣彼德堡最重要的音乐活动场所。
1994年,当何鹰凭借俄罗斯地图和一本俄文字典找到这里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在未来的十多个月里,这座建筑将为自己带来什么,更不会意识到,就在这里,一位又一位原本印刷在磁带唱片说明册中、杂志封面上的大师会零距离站在自己面前。
何鹰清晰地记得,在这里第一位走进自己视线的大师是时任柏林爱乐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克劳迪奥?阿巴多。
为了一睹这位德奥音乐诠释专家的风采,何鹰用20美元的天价(不远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剧场演出歌剧《茶花女》,票价合人民币1毛2)从一个票贩子手里买下一张黄牛票。进场之后,他并未坐在票面指定位置,而是转坐到了舞台乐队的后面,这样可以直视大师指挥风采。那天乐队演奏的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和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乐声如潮,何鹰感觉自己彻底被淹没了。
演出结束时,何鹰突然想到去求大师的签名。于是,他站立在音乐厅的门口,孤独地等待着大师出现。终于,阿巴多和他的助理推门走下台阶。何鹰快步迎上去,用手势比划着要求阿巴多为自己签名。大师迟疑了一下,将手中指挥棒筒交给身边的助理,让她先走一步到对面下榻的饭店等候,自己接过何鹰递过来的节目单一笔一划签好了名,微笑着点头告别离去。
柏林爱乐的首席指挥,世界乐坛第一把交椅啊!如此“大腕”竟得不到俄罗斯乐迷的热拥追捧,让人无法理解。不过,何鹰自己感觉很幸福。在后来的一篇文章里,他这样写道:“就在那一刻,我与阿巴多面对面站在马路牙子上。
今年新年音乐会,拉脱维亚著名指挥马里斯?杨松斯在金色大厅成功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为全世界的施特劳斯迷呈上了一台豪华的音乐盛宴。
何鹰清晰地记得,18年前的一天,在圣彼德堡爱乐大厅正是杨松斯让自己“不知肉味和水味”,那次此君指挥演奏的是马勒《第二交响曲》。虽然当时的他并没有今天这样大的名气,然而那细腻的表现力和对乐队出色的掌控真是让人难忘,使得何鹰夫妇二人在所有听众都散去后还执着守候在音乐厅楼下,等待这位激情大师在节目单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楼下徘徊的中国年轻乐迷夫妇被杨松斯夫人从窗户里看见,遂请进音乐厅休息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