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化学ppt 第5章 核酸PPT
第5章 核酸;第一节 概 述;1868 F. Miesc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一 种含磷酸的有机物,当时称为核素(nuclein),后称为核酸(nucleic acid)。
1928 Griffith 细菌毒性实验.
1944 Avery 等通过肺炎球菌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2 Hershey, Chase-噬菌体标记实验。
1953 Watson和Crick提出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
1958 Crick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73 Boyer,Cohen-DNA Cloning(克隆)。
1976 DNA Sequencing(序列分析)。
1990 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基因组计划)。;肺炎球菌(pneumococcus) ;光滑型细胞(有毒);;1868 F. Miesc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了一 种含磷酸的有机物,当时称为核素(nuclein),后称为核酸(nucleic acid)。
1928 Griffith 细菌毒性实验.
1944 Avery 等通过肺炎球菌转化试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2 Hershey, Chase-噬菌体标记实验。
1953 Watson和Crick提出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
1958 Crick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73 Boyer,Cohen-DNA Cloning(克隆)。
1976 DNA Sequencing(序列分析)。
1990 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基因组计划)。;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一切生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核酸是生命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传递者,它不仅对于生命的延续、生物物种遗传特性的保持、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变异(如肿瘤、遗传病、代谢病等)也密切相关。
核酸是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重要基础之一。;5.1 核酸与生命遗传; DNA 主要存在细胞核内,在线粒体和植物叶绿素体中也有少量存在,它是遗传信息的真正携带者,兼具有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 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它的主要功能是将DNA的遗传信息翻译和表达成具有各种功能的蛋白质。;5.2 核酸的分类和组成;DNA分子含有生物物种的所有遗传信息,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很大。如人细胞核中的DNA分子至少含九千万个核苷酸。
DNA为双链分子,其中大多数是链状结构大分子,也有少部分呈环状结构。;核糖核酸(RNA);RNA的类别;mRNA (信使RNA);tRNA (转移RNA);rRNA (核糖体RNA);5.2.2 核酸的组成;DNA与RNA结构相似,但在组成成份上略有不同(表5.1)。;1.核酸的结构单元——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胺式亚胺式互变异构;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1.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1.核苷酸;;修饰碱基的简写符号 ;取代基用下列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例:;2.核苷酸的衍生物;2.核苷酸的衍生物;ATP的性质;ATP的性质;ATP的性质; (2)GTP (鸟嘌呤核糖核苷三磷酸);(3)cAMP 和 cGMP;(3)cAMP 和 cGMP;3.多聚核苷酸;;多聚核苷酸的特点;方向性;5.3 核酸的结构;5.3 核酸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 ;核酸的碱基顺序是核酸的一级结构。
DNA的碱基顺序本身就是遗传信息存储的分子形式。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即寓于DNA分子中四种核苷酸千变万化的不同排列组合之中。
而mRNA(信息RNA)的碱基顺序,则直接为蛋白质的氨基酸编码,并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5.3.2 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生物学意义;(1)Chargaff定则 (1950s,E. Chargaff发现);;1.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2)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基环平面与碱基环平面成90°角。
;(3)螺旋横截面的直径约为2 nm,每条链相邻两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 nm,每10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其螺矩(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3.4 nm。
由于碱基对排列的方向性,使得碱基对占据的空间是不对称的,因此,在双螺旋的表面形成大小两个凹槽,分别称为大沟和小沟,二者交替出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2.DNA双螺旋的稳定性;3. DNA的双螺旋结构稳定因素;DNA的存在形式;4.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意义;DNA双螺旋构象的类型;DNA三链间的碱基配对;三螺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