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国画渗透性审美思考
对中国画渗透性审美思考
摘 要:中国画是中国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承载的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美学高度,属于一个抽象的美学概念,讲究的是儒道思想文化的静观,探求事物内在的哲理。走过漫长的文化岁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画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不管是它的形成,还是发展,都充分表达了中国文化思想在中国画中的渗透性,这种渗透力的影响使中国画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那“纯素之道,唯神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乎天伦”的境界,正是中国老庄思想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创作;水墨;审美;渗透性;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
一、“众里寻她千百度”
今天人们对中国画起源的描述,已经追溯到了原始社会岩画的踪迹,这寻根究底的精神实属可贵,然而这只看其表不解其里的做法总令人觉得有所不妥。中国画是中国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它承载的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美学高度,远古时期的人类对此并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他们在描绘物象时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意象之风只是我们中国人所固有的本能,这种本能是先天性的,而一种哲学理念的形成则是在漫长岁月中后天的积淀,所以中国画概念的真正意义应该从后天的历史长河中去寻找。
我们透过图腾巫术弥漫的原始时期,站在占卜神秘的殷商时代,看到周朝礼乐时的文质彬彬,以智慧诗意化的《周易》来解说着弥纶天地﹑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品尝着儒道的思想内涵,为秦汉的大一统现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有利的文化土壤为中国画这颗思想的种子提供了萌芽的时机,时为“大美”的两汉时期。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道出了人格本体论的美学形态,以“魏晋风度”的理想塑造了“容色美仪”的审美标准,中国画便在六朝的绘画美学之中完全形成。虽然有笔墨纸砚材料的介入和表现,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仍然属于一个抽象的美学概念,这在宋元之后的中国画发展中更为明显。
二、“为伊消得人憔悴”
对中国画的概念进行重新搜索和定位之后,让我们对黑白笔墨的审美进行深入剖析。中国古代一向讲究的是儒道思想文化的静观,探求事物内在的哲理,所以才会产生对“五色令人目眩”的“不理解”,对色彩问题持有淡化的态度,特别是文人画兴起之后,在情绪上则是更加排斥。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我们的先人对色彩是不理解的,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中的色彩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丹青巨作,对其色彩关系的搭配是十分讲究的,只是他们的兴趣和研究没有朝色彩的方向加以发展。要把所要表达的物象成立于神﹑灵﹑玄的精神之上,以自己的意象思维去创造和描述对象,方是最高的画境思想。“众生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余以菩萨为毫生。盖从画师指头放光拈笔之时,菩萨下生矣。佛所云种种意生身,我说皆心造,以此耶?”([明]董其昌《画旨》)意念产生画之万象,中国画具备了五色,能产生五色的便是玄,乃为水墨之色。由此可见,运墨而得五色,水墨才是颜色中与玄相最为接近的极为朴素的颜色,在各种颜色之上,所以,水墨才是颜色的自然之色。道家自然观对中国画的影响除了要求顺应自然之性,更准确地把握神韵之外,还体现在自然之性所彰显的几个境界:素朴﹑淡﹑虚﹑静。
水与墨的相融似乎天生的墨有了水的存在便会产生五彩斑斓的生气,彰显出应有尽有的气韵之美。墨分五色实质上就是墨中水份比重的完美概括,焦、浓、重、淡、清是墨色由深至浅的变化,焦墨是最为浓重的一个层次,其含有的水份最少,导致它的流淌渗透性最弱,在纸上很难体现出渗透扩张的效果,具有浓重敦厚的意味。清墨则相反,清澈透明而又润泽,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与深的墨色碰撞会产生较强的扩张力,能较好地体现出水晕墨章的韵味,这些都是水与墨的基本属性。所谓“力透纸背”深刻揭示了线性游离于书画之中的审美标准,一个“透”字回转了“力”的方向和内涵,中国人讲究内在的精神和涵养,习惯“以柔克刚”和“棉里藏针”之说,不提倡轻浮与暴躁的蛮力,在柔和之中提取点滴之力,来造就“入木三分”和“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属“透”之深刻﹑“力”之本色。然而,托起这意象审美之力的载体应该归功于宣纸,宣纸是中国人以自己的审美文化特征量身定做的嫁衣,质地松软却能吃住“扛鼎”之力,层面单薄却能吸住“屋漏痕”之深度,这是任何一种绘画材料都无法比拟的兼得之美。
墨色的流淌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渗入宣纸的内在深度和力度,纸上墨点的厚度仅用一个三维空间的词汇是无法形容的,我们只能从太极的阴柔之中去体会它的内力所在。墨块与墨块之间在交融之中跌荡起伏,浓深之处如高山坠石,淡雅之中含温润剔透之感,这种灿烂多姿的形质,只从视觉上用面与面之间的交替碰撞来解释就显得过于肤浅了。中国画实质上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阐释,是一个心理意象化的反映,受禅宗儒道思想的渗透,赋予了水墨更深的含义,其精神气质加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血压患者的居家护理》课件.ppt VIP
- 第4课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pdf VIP
- 年产10万吨铝电解车间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VIP
- 新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课件(2024年秋新教材).pptx
- 7.1《短歌行》课件(共21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新房屋装修预算明细表.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3课《会讲故事的数据》第2课时 川教版2024 教案.docx VIP
- 同济启明星软件: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FRWS v7.1)用户手册.doc VIP
- 放射物理与防护 放射治疗剂量学 放射治疗剂量学.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一)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