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篆刻书体章法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明清篆刻书体章法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摘要】 文章从篆刻使用的书体、笔意,到印章拿法的疏密、虚实、挪让、呼应等方面来阐述明清篆刻艺术美感,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堂实际,运用举例、分析、演示、展示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明清书体;流派篆刻;印从书出;章法练习明清以来,篆刻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它们虽只方寸之间的小天地,然而给人的艺术享受却是丰富多彩的。各派印家在篆法刀法及章法处理等方面也千变万化。本文就篆刻的形式审美等相关问题,结合工美雕刻专业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字体
清人陈澧《临摹述》中提到篆书书体有三:“一是古文,《说文》重文所载及传世古钟鼎器铭字;二是篆文亦谓之小篆,《说文》正体字;三是缪篆,世所传古铜印字。”
上述所举篆体,在古玺印和明清篆刻中都有,以及以后的篆刻家还采用了甲骨、石鼓、诏版、汉碑额,甚至汉隶、行楷都入了印文,由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各种字体都具有不同的艺术美,当被引入印章以后,也促使篆刻艺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姿态。
二、笔意
书法的工具是毛笔,篆刻的工具是刻刀,书法所讲究的是笔法,篆刻是以刀法来体现的。
在书法方面,前人提出了永字八法,其中称点为“侧”,称画为“勒”,称直为“努”。点不称“点”,而称“侧”,是指凡点都带侧形,要左顾右盼,欹侧不平,这是强调它的“势”;画不称“画”或“横”,而称为“勒”,也是为了突出它的“势”,如勒马时,“强抑力制”,愈收愈紧。篆刻用的篆书在其笔画中,同样存在横直、斜、弧形。而且篆刻中篆书的笔画,有的是方形,有的是圆弧形,转折处有方角,有圆角,有外方内圆,有外圆内方等所表现的许多不同笔势,体现的是一种力度。势有显露与含蓄的不同,前者犹如开弓射箭,后者犹如引而不发。
书法有方圆笔的使用不同,但都可以是好书法。同样道理,汉印中凿印与铸印都是好印,不能说黄士陵所用的细朱文印上吴昌硕的粗朱文印,谁比谁好,它们各有千秋。前者利于表现秀美、挺劲、古朴宽博之美,大胆采用金文入印,打破了一味拟汉印的平和??板,深藏其巧,在古拙中见变化。后者善于以钝刀硬入,将石鼓文中金石气成功运用于篆刻中,以书入印、印从书出,体现了沉着浑厚凝重斑驳的风格。
三、章法
论书法,一字与一字的章法,一行有一行的章法,整幅有整幅的章法,篆刻也是一样。章法的原则之一是和谐,是对立的统一,是以疏密轻重、方圆、节奏,组成的对立统一体。
1.疏密与虚实
什么是疏密,印文中几个字的笔画,繁简不一,组合在一方印章里面,就显出了疏的关系。有时为了疏密协调有意化繁为简,增简为繁,或把笔画距离压紧和拉开,进行有意识的挪让屈叠。这在篆刻艺术中就称为“分朱布白”。它要求虚实对比呼应中形成协调和谐局面。例如吴昌硕刻“恕堂”一印(图1),几个笔画较繁的字,都压紧在字的上部,同时拉长下垂的脚,使底部留出大块空白,与上部“堂”字两个空处相呼应。
2.轻重与粗细
印文侧重于一个局部,使另一局部线条较细较轻,既要做到对比鲜明,又不产生不稳定感。有些白文印,在底部或左右某侧故意多留红色,有一些朱文印在底部或某一侧留阔边,都能增强其立体效果。这类处理手法在传统篆刻家作品中是很少使用。
3.方圆与曲直
方圆不仅是笔法上使用,在章法方面使用更广泛,有些印多用方形或圆形,有的则方圆并用。在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的作品中较多用圆线条笔法。又如在黄士凌朱文“十六金符斋”一印中,用直线与圆形配合很富有图案意味。
4.完缺与残边
印文相互搭笔或靠四周搭边和破边,(粘连、残破)以形成残缺不全而古意盎然的姿式。从另一方面讲,朱文搭边,似乎字被“围”住,有内向的意味,而朱白文的破边,犹如冲出框格,不受羁束,有外向的趋势。至于那些无残破的印文,如“汉满白”、“圆朱文”等,只要不落于呆板,能使人产生圆满完整的感觉,也是一种可取的风格。
四、篆刻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印章的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秦汉时期就出现印章、印纽,后来元明清三代篆刻艺术流派兴起,直至形式篆刻历史发展两个高峰,造就今天寿山石雕技艺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我校工艺雕刻中篆刻课是近几年开设的新课,也是石雕专业中理论技能相关联必修课程。我们在完成篆刻课程所必需的文字、技法训练基础上,着重结合明清两代有代表性名家作品进行观摩分析。在该课程施教实践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从四个步骤入手,其中明清篆刻家作品章法是探索与思考的重点。
第一个步骤是章法对比练习,以技法练习与艺术观摩为基本内容。技法包括大量临刻秦汉印章;艺术观摩主要临刻明清时期各家流派风格印章。教学内容设定为:疏密、空间、挪让、屈叠、长短、轻重、方圆、虚实。其中布局结构对比,主要利用文字笔划产生的数量间距,造成强烈分朱布白悬殊,使作品达到疏密对比效果(图2)。
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