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视1990年代“酷评家”群体新锐人格
透视1990年代“酷评家”群体新锐人格
[摘要] 酷评是1990年代多元文化交锋的产物,酷评家之于主流批评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在思想与文化领域中的漫游个性,是其“哪里有权力关系,哪里就可能会有抵抗”的先锋姿态。这一方面表现在酷评家作为游离严肃批评的文化边缘人,其漫游人格与1990年代“流动的现代性”紧密相连,是该时期都市文化与现代性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表现在酷评家是大师终结时代的社会良心与大勇主义者,在文化漫游中绽现了奇绝的创造个性与批判精神。
[关键词]酷评 酷评家 新锐人格
本雅明曾言:“艺术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与商品的最前沿的攻击线相重合”[1]。酷评就像长有两副面孔的雅努斯,它现身商品与艺术的临界点,是一个差异丛生的能指。虽然1990年代产生的酷评可以在“大众”与流行的层次上得到观审,但这并不排除它也被该表象所遮蔽。酷评之于精英文化、先锋文化,仍是一个在关系上有待破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因为酷评是新时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批评样式。就艺术标准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而言,未来文学批评与商业流行文化究竟应保持何种关系仍是一个未知数,况且流行性之于酷评也不是其内涵的全部。所以,面对酷评我们不应忙于提出异议,而应提炼它在“后革命氛围”(阿里夫·德里克)的时代依据与“审美正义”。正如李勇从美学角度乐观呼吁的那样:“今天,从某种角度来看,虽然审美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但美并未因此被彻底淹没,它始终在找寻某种方式,来继续自己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有一些耐心,需要一些辩证的关怀和发展的精神,如此才能在美的‘废墟’上观察新的审美‘嫩芽’。”[2]酷评带给文学批评的有两个陌生元素,一个是酷评家,一个是酷评文本。而后者的陌生化内涵显然根自前者。这即是说,酷评乍现的批评主体是我们理解酷评的关键。而酷评家之于主流批评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在思想与文化领域中的漫游个性,是其“哪里有权力关系,哪里就可能会有抵抗”[3]的先锋姿态。
首先,作为游离严肃批评的文化边缘人,酷评家的漫游人格与1990年代“流动的现代性”紧密相连,是该时期都市文化与现代性的本质体现。
无论如何究诘,世纪末10年都极为特殊。1990年代风云际会,酷评家荟萃了这个年代的各种悖论与可能,他们激扬文字、杀入文坛,在大众狂飙时代建构了一种以“青春型”文化品格为主导(这里的青春与青年不独是生理学的概念,更是文化学、心理学的概念)、充满文化危机感与世纪末情绪的知识漫游型人格。酷评家成员主要是批评新秀,初登文坛的他们一方面倍感文学整体价值边缘化的时代危机,一边承受批评空间、批评体制权力化、僵滞化的现实压抑,同时,他们身为90年代青年亚文化的风格主体,先天包含了反霸权、“亲媒性”、青春飞扬、流行前卫等诸多时尚元素,尤其与世纪末情绪具有更多的感应。约翰·多克指出:“世纪末是独特的理智骚动和自我质疑的时期,它产生奇怪的影响,似乎是一种自身应验的预言,强烈地自我意识到生活在世纪末。……这样的时期常常充满了对未来的一些模糊感觉、预言、新的和不可预测的东西。”[4]上述种种对立情绪、文化情境的矛盾遇合,加深了年轻批评家的边缘体认、对抗情绪、漂泊意识、赌徒性格、妓女感怀与“拾垃圾者”的卑微感,而他们的学识、敏感与时尚又恰好满足文化漫游、反抗平庸的条件,因为“如果对艺术的浅薄兴趣剥夺了职业从业者漫游的权利,过度专业化的相反趋势也使其无法漫游”[5],这是酷评作为“异端的权利”,作为“震惊性亚文化”(Dick Hebdige)问世的“文学史的权力”。正如本雅明笔下的都市漫游者作为巴黎现代性的化身、巴黎时空的观察者,“以‘游逛’的方式体验现代社会‘新奇’的种种”,“以一种英雄的面目出现并宣告着现代性的到来”。[6]1990年代的酷评家也与之相类,他们游弋在批评与市场之间,显得既博学又轻松,既张狂又庄严,既颓废又热情,既狂傲又谦卑,既冲动又理性,既奇异又媚俗,在这个“快乐原则和世俗享乐主义的广泛扩张”[7]时代,他们以多余者/现代英雄的奇妙身份游荡文坛、大试身手,并在“持续不断的摧毁、否定、批判”的意义上凸现了自身“作为一种流浪者的思维”的英雄主义荣耀。[8]
其次,酷评家是大师终结时代的社会良心与大勇主义者,在文化漫游中绽现了奇绝的创造个性与批判精神。
按照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观点,伴随19世纪欧洲专业化对整体文化(integral culture)的取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退场,“专家”开始主宰知识界。这使当代文化机制不利于生产自己的“大师”与“经典”。大师的终结意味着社会缺少了对人类正义和社会公理的捍守者、推助者,思想界丧失了思想家与精神领袖的向度,文化上不再出现非凡的创造者与时代水平的界标,整个人类将陷入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的精神空白。张景超先生在拷问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整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胎圈钢丝市场洞察报告.pptx VIP
- Starter Unit 2 Keep Tidy Section A 1a-2e 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9号)青岛天信电气500KW变频器培训资料(四象限).ppt
- 传统风貌区打测绘说明书.pdf
- 2025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金蝶云星空操作手册V3.5.docx VIP
- 《质量管理》试题题库汇总及参考答案 .pdf VIP
- 2024年八个方面检视剖析材料.docx VIP
- 202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建设预算项目划分导则.docx VIP
- 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研学旅游产品创新发展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