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3 致蒋经国先生信.docVIP

(秋)九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3 致蒋经国先生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九年级(语文版)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3 致蒋经国先生信

第四单元 13 致蒋经国先生信 【教学目标】 1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重点) 2掌握说理与反驳相结合的方法。(难点)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分两课时依据学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一:第一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一、二并交流展示;第二课时自学互研知识板块三并交流展示且完成当堂演练。方式二:第一课时进行自学互研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展示、当堂演练。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新课导入:(播放《七子之歌》说出歌曲抒发的情感)《七子之歌1982年7月24日一直为统一大业奔走的廖承志先生给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中央主席蒋经国去了一封信字里行间民族主义洋溢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感人肺腑荡气回肠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1)人物简介: 廖承志(1908-1983)广东惠阳人廖仲恺之子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蒋经国(1910-1988)浙江奉化人蒋介石之子年5月主政台湾。 (2)写作背景: 年邓颖超看到蒋经国在台湾发表的一篇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文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思乡之情浓浓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邓颖超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建议由廖承志给当年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窗蒋经国写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发表后极大地推动了两岸之间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文体小知识: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一般书信的格式包括称谓、正文、结语、署名、日期五部分。 (4)字词积累: 咫()尺  瞬逾()(yú)  把晤()  珍摄() 诠察() 悖谬()(miù) 东隅() 难辞其咎() 经纬() 苟同(ɡǒu) 毋庸赘言(ɡ)(zhuì) 厝() 未雨绸缪()(móu )  泯灭() (5)词语解释: 政躬违和:指蒋经国患病。政躬对对方身体的尊称。违和不平和即生病。 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咎罪过。 巧言令色: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经纬万端:指形势错综复杂。 毋庸赘言:无须说多余的话。 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指要抓紧时间。 未雨绸缪:原指趁着天还没有 束装就道:整装上路。 2小组合作讨论: (1)廖承志为什么要给蒋经国写信?这封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这封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信上首先叙述了自己与蒋经国的友谊然后从孙中山先生创建国民党推翻帝制建立民 (2)台湾方面有哪些不利于统一的言论作者态度如何? 蒋经国一再声言“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还认为:若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则是“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并发布了“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错误言论。 作者立场鲜明对这些言论的态度是“余期期以为不可” (3)作者是怎样劝说蒋经国的? 先正面劝说后反面劝说。正面:一是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二是从回顾国共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三是从忠孝的角度劝说。后从反面假设指出不统一的危害。(或从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的角度来劝说的) 3概括文章主旨。 这封给当时国民党最高领袖蒋经国的信通过透彻的说理和中肯的批评既表现了作者同蒋经国诚挚而深厚的情谊又表达了希望蒋经国为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 4文章采用了说理与驳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请具体说说过程和作用。 首先树立正面观点从国内、国际角度通过鲜明的事实来劝说又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道理再次正面劝说最后用引用所谓“罪人”之说反驳对方。 本文运用说理与驳论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实质就是先阐述正面观点再批判错误的思想行为即先说后驳。这样既可以把正确的观点阐述得更加深透又可以加强议论的针 5.文中“愿弟慎思”“愿弟再思”“愿弟三思”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这三句话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的利益至个人的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 6这封书信拳拳之情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请找出相关句子揣摩其感情并有感情地诵读。 (1)第1段中“幼时同袍苏京把晤……至盼善自珍摄”表达了作者对多年未通信的老友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咫尺天涯兄弟难聚的遗憾和悲哀。 (2)第2段中“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表达了作者对蒋经国深切的关怀及对台湾问题的痛心 (3)第7段中“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引用鲁迅诗句既表达了对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