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术期刊学术视野与创新.docVIP

学术期刊学术视野与创新.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术期刊学术视野与创新

学术期刊学术视野与创新   内容摘要:敦煌研究已创刊三十周年。《敦煌研究》创刊伊始,就已经注意到开拓学术视野的问题,其作者群体广泛,刊载内容丰富,并将刊发论文范围扩展到了石窟壁画保护等自然科学领域。   关键词:敦煌研究;创刊三十年;学术视野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6.1;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3-0004-03   Academic Vision and Innovation in Academic   Periodicals-for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of Dunhuang Research   CHAI Jianhong   (Zhonghua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073)   Abstract: Thirt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inception of Dunhuang Research, which has expanded the academic vision since the beginning by carrying papers on many topics written by a group of authors in diverse studies, in both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including the preservation of cave wall paintings.   Keywords: Dunhuang Research; Thirtieth anniversary; Academic vision and innovatio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从1981年试刊、1983年正式创刊至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到2013年4月,共出刊147期(包括试刊2期,特刊8期),成为我国乃至国际敦煌学界认同的标志性领军刊物。   众所周知,《敦煌研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推进中国敦煌石窟的保护与“敦煌学”研究事业的复兴而诞生的。1983年8月,由敦煌研究院发起并举办了首届全国性的敦煌学术讨论会。与此同时,担负组织、团结和协调全国敦煌学研究力量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兰州宣告成立。于是,创办一份相关的学术刊物势在必行。我作为应邀参加1983年敦煌学讨论会的代表和首批学会会员,可以说也是吮吸着《敦煌研究》的乳汁(学术营养)而蹒跚地进入敦煌学的研究领域的。因此,在她三十岁华诞到来之际,愿意将自己的一点粗浅感想提供出来,以寄托祝愿之心意。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因陈寅恪先生的首倡,“敦煌学”被学者们誉之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或称“显学”,或谓之“冷门”、“专学”。几年前,我曾在一篇“敦煌学百年”的笔谈短文《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中说:“敦煌学是否??一门真正经得起严格科学界定的独立学科,国内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该学科的构建与其学术背景、学术渊源的关系。”又提出拙见:“要使敦煌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除了加强学科理论建设、注重本身的学术史研究外,还必须努力梳理厘清它和相关学科的内在关联,而不能只停留在‘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笼统表述上。”(详见《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3期)实际上,一门学科的学术渊源与学术关联还必然要涉及学术视野,尤其是研治敦煌学这样一门在中外古老文明交汇、各民族文化交融大背景中产生的学问,能否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至关紧要。这显然也关系到《敦煌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敦煌学》、《敦煌学辑刊》等敦煌学术刊物的办刊宗旨与刊文范围。例如,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筹建伊始,有关敦煌学和吐鲁番学是否应合在一起的不同意见就一直没有停歇,而敦煌学和吐鲁番学、藏学、西夏学、龟兹学、丝路学的关系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更不用说它和传统的国学以及文献学、考古学、语言文学、历史学、简牍学、碑刻学、民族学、艺术学、地理学、宗教学等的血肉关联了。还记得我们在参与编撰《敦煌学大辞典》时,虽然编委们达成的共识是:这部辞典的词条应该姓“敦”——即围绕敦煌遗存的文物、文献立词条,但是,要厘清“敦”姓的血脉渊源与传承关系却绝非易事,因为中古时期的敦煌地处“丝路咽喉”,是“华戎所交”的文化都会、经济重镇、宗教圣地,可谓“百姓”汇聚,难辨你我。因此,在具体的撰写中,大家又都明确了要“立足敦煌,放眼中(原)西(域)”。   令人高兴的是,《敦煌研究》创刊伊始,就已经注意到开拓学术视野的问题。1981年第1期试刊上所登文章,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