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4课:蜡烛 教案(语文)
教学
年级 初二 教学时间 2016年 月 日 第_周第 课时 课 题 教学目标重 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体会其意蕴
2、学习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导学案 教法与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教
学
内
容 导入新课。
作者以及文体简介:
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一)默读课文,探究解答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探讨明确: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2、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3、通过这么反复的描写,表达了老妇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六、布置作业:
课前演讲
一、课文导入
课前导入语
二、明确目标
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语句,体会其意蕴。
2、学习细节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3、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爱,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三、自学尝试、小组合作: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4 、再读全文,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5、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社会科学19.善待家园教案(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社会科学20.龙永图趣说WTO导学案2(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社会科学19.善待家园导学案(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社会科学20.龙永图趣说WTO导学案(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社会科学20.龙永图趣说WTO教案2(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社会科学20.龙永图趣说WTO教案1(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典空间22.与朱元思书导学案2(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典空间21.古文二则导学案(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典空间21.古文二则教案2(语文).doc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典空间22.与朱元思书教案(语文).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到实验室去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1课时)》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第1课时)》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3课时)》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教案.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1.doc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