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芒果ppt
芒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病害 炭疽病 蒂腐病 白粉病 疮痂病 煤污病 细菌性角斑病 炭疽病的危害 为害果实 为害症状 在叶片、花序、果实和枝俏上均有发生,病叶初期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成大病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 花序感病后会产生黑褐色的小点,小点扩展后形成圆形或条形斑,多发生在花梗上严重时整个花序变黑干枯 为害症状 在叶片、花序、果实和枝梢上均有发生。病叶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花序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点,扩展形成圆形或条形斑,多在花梗上。严重时整个花序变黑干枯,花蕾脱落,使芒果全部或部分不开花。未熟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感病,初期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中间凹陷。有时病斑联合,果面变黑。病部果肉初期变硬,后期变软腐料。潮湿天气下,病部产生淡红色孢子堆。嫩枝感病产生黑色病斑,病斑向上下扩展,环绕全枝后形成回枯症状,病部以上部分枝叶枯死,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 炭疽病 简述:炭疽病主要危害叶,枝鞘,花穗和果实。 发病部位产生黑褐色圆形,不定形,多角形的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或有几个小斑连接在一起变成大的枯死斑,发病部位易破裂或脱落穿孔。潮湿长出黑色小颗粒。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①选育抗病品种,选栽无病种苗;②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卫生,及时剪除并烧毁病枝病叶;③实施采后防治,果实采收后用温水或热药液浸泡。化学防治:鲜朗5000倍,俊彩5000倍 蒂腐病 蒂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贮运期发病。发病初期蒂部暗褐色,无光泽,病健部位较明显;后期病变为深褐色或黑褐色,病害扩展极快常温条件下3~5天全果变黑,病部表皮逐渐集生黑色小颗粒,剥开病果,果肉液化,有甜味。 1、症状 芒果蒂腐病主要为害芒果果实,发病部位最初在果蒂周围,先出现褐色斑点,继而迅速扩展至整个果蒂的果皮变褐、腐烂、渗出黏液。对贮藏及运输影响甚大。 2、病原及发生规律 蒂腐病的病原有多种真菌,在广东此病的主要病原是由Dothiorella dominicana Cif、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和Phomosis mangiferae Ahmad 3种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从幼果期侵入后便潜伏在果实的深层组织或核组织内,到芒果采收后,在贮藏、运输期间发病,造成烂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30摄氏度。 3、防治方法 (1)田间措施 田间防治措施的主体是预防初侵染。每年结合采后修剪等管理措施,彻底清除病虫枝叶,并从现蕾起喷施杀菌剂保护。花期和幼果期是喷施杀菌剂预防的关键时期。杀菌剂间隔15天左右喷1次。有条件的果园于生理落果后单果套纸袋。此项措施除预防蒂腐病菌侵染外,还可显著提高果实外观质量,减少风害造成的落果。 (2)采后处理 果实应在晴天和露水干后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留果柄1厘米左右,避免人为机械损伤。采后果子用防腐剂浸泡2~3分钟后捞起晾干,单果用纸包裹后装入果箱。 化学药剂:百倍,俊彩,双管 白粉病 白粉病 1、症状 白粉病是芒果花期的主要病害,同时为害幼果及嫩叶。花穗枝梗最易感病,病斑呈褐色、下凹,常见到白色粉状物。花序受害后花蕾停止发育,花朵停止开放,2~3天后花脱落,花序最后变黑;幼果受害后,在果上布满白粉状物,果呈畸形,褪色,脱落;嫩梢受害后,嫩叶皱缩,脱落。 2、病原及发生规律 白粉病是由一种真菌(Oidium mangiferae)侵染所致,是半知菌亚门中的一种专性寄生菌。该病原菌主要在老叶上生存,成为翌年花期的初侵染源。当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到花、嫩梢和嫩叶上导致发病。本病常在每年2~4月发生或流行。 3、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认真做好越冬清园工作。修除树冠上的病虫枝、干腐枝、旧花梗、浓密枝叶,使树冠内空旷通过透光。铲除果园内杂草,连同修剪下来的枝叶分堆集中烧作肥料,保持园间清洁。特别注重低洼、背阴、枝叶浓密和病重地段的清园工作。新建果园时,要选育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切忌不同品种芒果树的间种和混种。 (2)化学防治:百倍2000~3000倍重时15000倍,俊彩5000倍,双管, 疮痂病 主要危害果实,幼嫩新梢、叶片亦可受害。被害患部均呈木栓化粗糙稍隆起的疮痂斑。果面初现黑褐色木栓化稍隆起小斑,后病斑密生并连合成斑块,斑面粗糙,中央凹陷或呈星状开裂,严重时果皮龟裂。重病新叶可呈变形扭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