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内环境及其调节中几个疑难问题详解.docVIP

高中生物(人教版)内环境及其调节中几个疑难问题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人教版)内环境及其调节中几个疑难问题详解

高中生物(人教版)内环境及其调节中几个疑难问题详解   作者简介:王进,生物教师,研究生,牟平育英艺术中学。   【摘要】本文提出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中常见四个疑难问题,并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血浆渗透压;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乙酰胆碱;淋巴因子High school biology (o’clock) of several difficult problems 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its control, rounding   Wang Jin Yu Shanxia Yu Minghai   【Abstract】In this paper, high school biology (o ’clock) required three common in the first chapter, second chapter four problems, and make a brief analysis.   【Key words】Plasma osmotic pressure; Nerve fibers; Resting potential; Acetylcholine. Lymphatic factor   1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三教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那无机盐有哪些?是不是所有蛋白质都与血浆渗透压有关呢?   血浆渗透压浓度约为300mmol/L,即300mOsm/(kg·H2O)。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它的80%来自Na+和Cl-。因此,教材中所指的无机盐主要是指Na+和Cl- [1]。   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分子数量少,所产生的渗透压小,一般不超过1.3mOsm/(kg·H2O)。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小,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来自白蛋白。若血浆中白蛋白明显减少,则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1]。由此可知,教材中所指的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而不是球蛋白。所以,即使抗体有所减少,人体也不会出现组织水肿,原因皆在于此。   姚泰《生理学》[1]同样指出:水以及晶体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与组织液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但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和维持血浆容量中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虽然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形成的晶体渗透压,但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却是由蛋白质(白蛋白)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来决定的。   2 有髓鞘神经纤维与无髓鞘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式   人教版教材神经调节这一节中,思考讨论中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1),明显是让学生明白神经纤维是有髓鞘的,但其在讲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理时,却用的图2,而图2是无髓鞘神经纤维兴奋的传播示意图。   实际上,有髓鞘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传导过程和机制与无髓鞘神经纤维不同。在髓区,由于有几层至一百多层的细胞膜包绕,使轴浆与细胞外液间的电位差平均分分散在每层膜的两侧,每层膜的电位波动都达不到阈电位。因此有髓鞘神经的局部电流是在郎飞结(node of Ranvier)之间发生的,即在发生动作电位的郎飞结与静息的郎飞结之间产生[1]。动作电位的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如图3)。   3 静息电位与乙酰胆碱(Ach)释放的关系   突触前膜是以量子释放的形式释放Ach。一个突触小泡中所含的Ach,即一“小包” Ach,称为一个量子的Ach。在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也会发生约每秒钟1次的Ach量子的自发释放,并引起终板膜电位(EPP)的微小变化。这种由一个Ach量子引起的终板膜电位变化称为微终板电位(MEPP)。每个MEPP的幅度平均仅0.4mV。当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和Ca2+内流是,大量的突触小泡几乎同步释放Ach;Ach量子所引起的MEPP此时会发生叠加,形成平均幅度约50mV的EPP。因此,静息状态时也是有乙酰胆碱的释放[1]。   4 B细胞的增殖分化是否淋巴因子的刺激   (1)机体应对TD抗原(主要是蛋白质抗原),需要依赖T细胞介导[2]。 B细胞抗原受体(BCR)可直接结合游离的抗原,但主要是从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获得天然TD抗原。B细胞通过BCR和辅助受体交联抗原后启动抗原识别信号的传递,此为第一信号能诱导CD4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