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是如何上演“童蒙养正”之败笔的?
诚信之教育败笔
我有一位同学,她现在在一所小学教书。不经意的,她告诉了一个我本来就知道的“惊人消息”。
她说,每到半年的统考时期,学校的老师除了给孩子进行紧张的复习之外,还需给孩子传授一项本领—那就是作弊。她说,每到这个时候她对着孩子,难以启齿,幸而有其它科目的老师代为传授,因此,她本人也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我惊叹曰:这也真算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据她讲,统一考试,实际上在考学生的同,也是在考老师。考试结果会成为老师奖罚的主要依据,如果她们学校不教学生作弊,其它学校照样会教学生作弊。这样一来,她们的学生就会吃大亏。是啊,老师倘若不如此,学生岂不“吃了大亏”,倒也有几分道理。吃点小亏尚可,这亏吃大了可不行!
我又问,都教了些什么作弊方法?她反面奇怪的反问我,你怎么忘了当初咱们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不就是学生之间联合作弊,还有制作作弊工具独立作弊之类。只是现在比以前花样更多了。现在手机方便了,倘若某老师知道了自己的学生是某位熟人监考,就会打电话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呜呼!我对此表示悲叹的时候,这位同学笑我说,你现在义正辞严,当初你敢说,你老师没教过你这些?你完全没有作过弊?不必紧张,你不是也没有被教育坏吗?如此,我便真无话可说了。的确,小时候,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多次被老师耳提面命的告知—当如何作弊。而我也偶作尝试,而今看来,我不也没“坏”到哪个份上去吗?那么,我便不再担心什么了,我应该为这些孩子将来成为我这样的人而欢欣鼓舞了。
我们从小被教以“诚实”,以上难道便是我们的诚实?中国传统文化讲“知行合一”,我看如今我们是在将“知行分开”。在当今的教育中,“诚实”已经只是一个形容词、一个知识点,而不是一种德性。追问一句:谁敢拍着胸脯、摸着良心说一句,我们的教育对知识、对教育本身真诚了?
雄鹰教孩子捕食,野兔教小兔避难。都很本质,都很真诚。由此说明,知识本可以纯粹,但由于“考试标准化”这种功利的添加,使教育指向了非本质、非纯粹,一切都朝着考试出发,我们怎么可能使教育真诚?
中国教育,还有另一种不真诚。
我的侄子—邓松雨,我“尊称”他为“松雨先生”,我的这位“松雨先生”现在就读于一所乡村小学。在班上成绩是个差生。据说,经常在学校挨老师揍,不过这家伙的问题也太多了点。
有一次,他问我,邱少云是怎么死的?我回答,烧死的。他随即提出质疑。说什么,邱少云他们部队去打埋伏,还未开战,身上一定有手榴弹、子弹之类的易爆品,若如书上说,这些玩意岂不都炸开了。他连一丝一毫都不敢动,这一炸敌人不就发现了。再者说了,这火一直在身上烧,直到把他烧成焦炭,他一丝也没移动,这也不太可能。除非他之前就死了,还别说,这家伙还真有些想法。
另有一次,他说黄继光,说什么黄继光太离谱了。他扑到机枪口上,机枪对着他的胸膛突突直响。他还能清楚的喊叫几嗓子口号。再说,炮火连天的,谁听见他喊什么了?别说,也有道理。休莫说:“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不是一个好公民。”我看这小子以后很难成“好公民”。你看鲁讯先生在他那个时代就不是“好公民”。
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了,那是人类的伤疤,是人类的灾难。但教科书总是鼓吹一群人去杀死另一群人是多么正确,这就是中国的战争文化。然而战争文化被我们充分的运用于教育,让小小孩童去模模糊糊中辨认,这种政治上的正确与伟大,我们老是向小孩去言说一种他们无法清楚理解的悲壮。而很多时候这种悲壮被过份的言说—夸大悲壮。我不知道夸大悲壮只是过份的抒情,还是谎言?这岂不论。我们的真诚又有多少?我们却把这些东西称为—爱国主义教育。
我也亲身体验过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从初中时被教以读许多伟人作品。当时读毛泽东的军事论文,读之,如云里雾里。当读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时,老觉得像梁山好汉杨志遇上了泼皮牛二一般。非但未觉得毛泽东这话说得多么高明,相反觉得他可能是嘻皮笑脸,打哈哈时说出来逗乐子的话,经人们一本正经一折腾,便拿来板起面孔教训人了。长大以后方知其少。
爱国主义教育,我以为不同于爱党主义教育,得寻找本民族的文化根源,只有寻着了根,才能建立文化自信。若没有了文化自信,说爱国主义,那就只能是泛泛而谈了。事实上,我们的中青一代都处于文化的失根情况了。教育是件顶要紧的事,其成败,我以为首先取决于意诚。意诚成,不诚则败。如若如此“童蒙养正”,只怕不是“养正”,而是“养歪”,怎么不落下连连败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