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技术学校“生意经”
职业技术学校“生意经” 6月中旬,中考即将拉开帷幕,谭云又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着新一轮的奔波。 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大职业技术学校陆续开始筹备“秋招”。作为四川一所公立职业技术学校(简称职校)负责招生的副校长,谭云今年不胜头痛。 “三月份的‘春招’只招了300多个学生,比起去年大幅度下滑。‘秋招’最多能捞点漏网之鱼,大势已去啊。”谭云连连摇头叹气。 谭所在的学校是整个区最大的一所公立职校,在招生方面,过去的两三年一直保持着稳坐龙头的优势。然而今年,半路杀出一所新成立的民办汽车专修学院,抢走了大部分生源。据说对方放了狠话,“先砸几千万搞起来”。 没门路,“剩菜”也没得吃 砸钱就能办好职业学校? “办学质量如何另当别论,但是愿意砸钱就一定能招到学生。”从事招生工作已经近10年,邵晓平说这是经验之谈。 邵是谭云的得力助手之一,负责一个组的招生工作。“我们会把负责招生的老师分成几个小组,包片负责。当然,组上有必须完成的额定任务,完不成要惩罚,超额也有奖励。”邵晓平说,每年的招生压力都不小。 3月是职校招生的“黄金时段”,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初三的学生开始分流,成绩较好的全力冲刺中考,成绩比较差的则会考虑就读没有门槛的职业学校。 于是各大职校的招生组开始“走穴”――依次到各个中学的初三毕业班进行宣讲。学校则一般把宣讲会安排在同一天,让该区域内各职校的代表轮番上阵进行介绍。 这种时候,几家学校的招生组往往会与“对手”短兵相接,不过这一切竞争都只是表面上的,真正的“战场”隐藏在口沫横飞的背后。 “再多口水话都不管用,核心竞争力在于哪个学校给的回扣最多。”谭云对记者说,这规矩是圈子里的人都知道的,明白人与明白人对话,可以直接摆到台面上来说,不必遮遮掩掩。 讨价还价自然免不了,但是对于迫切想招生的一方,乖乖把钱送上才是明智之举。“春招前,学校就会先定下方案,把预算做好,一个学生能给多少钱,尽量把回扣增加到最大。”邵晓平说,“太抠的话,一上来就显得弱势,人家不会考虑你。” 据邵回忆,曾经有一所初中的校长,在饭局上直截了当地跟他喊话:“你们给的钱太少,这个价钱是招不到人的。”气势强大。 而作为竞争对手的其他学校能给多少回扣,也不是什么秘密。“这不是‘投标’,而是‘拍卖’,明码实价,只要你出的价比别人高就成。”谭云也表示很无奈,“这方面公立学校就捉襟见肘了,我们的财政是国家拨的,招生的预算不能超,回扣自然也不能随意增加;私立学校就不一样,只要有经济能力,回扣就可以往上加,甚至是我们的倍数。” “今年我们一个生源的回扣是800元,基本跟去年持平。去年由于其他学校也没超过这个数,所以情况比较乐观,招了1000多人;今年就不行了,才招了去年的三分之一,因为新来的汽车专修学校给的回扣是1500元/人,而且还按人数分了档次,超过5个人,就提升到2000元/人,10个以上,则会更高。” 据谭云介绍,这个区的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并不丰富。此前,除了他所在的学校,还有两所公立学校、一所民办学校,都处于勉强维持的状况。“公立学校相对好一点,有国家拨款,老师都是有编制的,就算生源不多,也能关起门来吃大锅饭;私立的就比较艰难了,由于资金跟不上,招生方面不给力,还要自负盈亏。” 新来的这家职业学校,不仅资金雄厚,据说还颇有背景,一出手就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其实整个区能分流来读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每年也就是1500人左右,几个学校要来分这一块本身就不大的蛋糕。”谭云抽了口烟,补充道:“我们学校情况还稍好一点,靠着从前积累的人情和关系招了几百人,其他几所学校今年连‘剩菜’都没得吃了。” 潜规则,“外人”难分一杯羹 回扣的数目决定着招生的成败,而回扣返给谁也是一门学问。 “能享受到这个红利的,也就是校长和毕业班的班主任,其他人要想分一杯羹,门儿都没有。”邵晓平说,校长决定生源供给哪个学校,而班主任则负责做学生思想工作。 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据邵介绍,在招生环节,职校老师基本没什么机会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所谓的宣讲也就给每个学校5分钟时间,根本无法让学生客观地了解所有学校的情况。十四、五岁的孩子大多都愿意听班主任的建议,而班主任又得听校长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封闭的利益链条,其他人根本插不进来。 “也有不懂规矩的人想插一脚,但最后都没得到好处。”邵晓平的一名同事说,曾经有一个新上任的教导主任,由于正好分管初三年级,于是主动与他联系,说能供给生源。在招生过程中,这名主任确实也做了不少工作,还亲自包了个车把学生送去学校。 “我当时跟领导汇报,还是想为他争取点回扣,但是这事真的不好处理。(一个生源的回扣)总共就800块,校长300,班主任500,这是早就定了的。当时领导就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