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审美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丑审美思考

丑审美思考   【摘 要】文章以《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形象分析为切入点,借此剖析文学作品中“丑”的美学意义。作为审美范畴,“丑”的审美价值体现在美丑对照、美丑对立、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形式丑等几个方面。它是文学作品解读生活本质、启发人性的独特方式之一,是作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显现作品意识形态性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指导文学创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丑 卡西莫多 美丑对照 化丑为美 形式丑   作为审美范畴,美学中的“丑”不等同于伦理学范畴的“恶”,它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内涵丰富又颇多歧义,大致包括如下几种:1.丑和美是相对的,其美学意义也具有相对性。2.美丑对立,将丑确定为美的反面,美的负价值。美带来愉悦和快感,具有审美意义,丑则带来痛感和不安,不具有审美意义。3.美丑对照、以丑衬美,最终化丑为美。通过表现丑来揭示美,即艺术创作中的“现实丑向艺术美转化”。4.形式丑,指对象审美外观上的一切有悖于常态的不和谐的形式。5.丑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美学价值,因为“丑”照亮生活中存在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彰显生活的完整性;作家还可以借“丑”的描绘显现艺术人物的个性特征。1853年,罗森克兰兹出版专著《丑的美学》明确了丑在美学中的独立地位。李斯托威尔也确认丑独立存在的理由是“丑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理想的种类典型,而是特征。”[1]美学大师叶朗先生认为“丑”有一种“意义的丰满”,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等。本文拟以《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形象分析为切入点,谈谈对“丑”的美学意义的具体思考。   美丑对照及“丑”对生活、人性的启发   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剧本《〈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他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2]。”如果创作的过程能做到美丑对照,相反相成,可以使人们对崇高优美产生更强烈的感受,而如果将美与丑相割裂,那就失去了自然的完整面貌,也就失去了真实。雨果把这种原则贯穿在《巴黎圣母院》创作的全过程。   1.人物外在面貌的美丑对照   《巴黎圣母院》中的西莫多可谓奇丑无比:他“那四角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巴,那猪鬃似的红毛底下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只大瘤遮住了的左眼,那像城垛一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露出一颗如象牙一般长的粗糙的嘴唇,那分叉的下巴,尤其是那一脸轻蔑、惊异和悲哀的表情……” [3]。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吉普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则是美的化身:“整个身段细巧纤弱、灵活如黄蜂……两肩裸呈,裙子不时掀开,露出秀美的小腿;何况黑发如漆,明哞如火。”[4]副主教克罗德外表友善,卫队长弗比斯外表俊美等,这几个角色形成一幅完美的美丑对照的画卷。但是,作家并非只是简单地对美进行照亮,对丑进行涂饰,而是“经过艺术表现从丑恶的现实中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本质特征的深刻内涵,传达诗人(作家)因现实的丑恶而产生的忧郁、愁思、不幸等情感及叛逆精神,是要在丑恶的现实中发现其深邃的审美价值,从而化腐朽为神奇。”[5]即叶朗先生所谓的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因为生活中不仅存在着美的、健康的、光明的东西,也存在着丑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   2.人物内在品质的美丑对照   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克罗德外善内恶,爱斯美拉达内外兼美。具体讲,爱斯美拉达性格率真,同情弱者,她的品质表现在善良、坚贞、刚烈、嫉恶如仇等方面;卡西莫多是美丑善恶辨证的组合体。他外表奇丑,内心奇美: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美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美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品质上鲜明的对比。但是,其天性也是善恶并存的:善表现为对爱斯美拉达的卫护,恶表现为对克罗德的愚忠。这种“恶”又包含着“善”因――对克罗德的感恩。这个简单的“丑八怪”,被雨果赋予了丰富深刻的美学意义。   3.“丑”对生活、人性的启发   首先,卡西莫多与爱斯美拉达,一丑一美,一病态一健康,一艳丽一阴郁,构成生活的完整性。同样的例如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中的干瘪的老妓女形象,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的许多丑的意象,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许多丑的意象等,讲的正是生活的两面性,完整性。   其次,卡西莫多与克罗德,一善一恶,一正一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构成人性的辨证统一体。克罗德的“作恶”在客观上有“造善”的功能,他是卡西莫多成就人性善的“恶根源”。克罗德贪恋美色,虚荣、权势,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这些内在的恶劣品质,与卡西莫多的简单、善良相互照应,共同构成了完整人性的两面,即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从现象上看是两个,从本质上讲是一体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