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引领绿色崛起大余经验
创新引领绿色崛起大余经验
江西省大余县古称南安,位于赣、粤、湘三省交汇处,是江西的“南大门”,总人口31万。大余有着1400多年建县史,文人贤达辈出,历史文化深厚,红色印记深重。同时,县内矿产、生态资源丰富,还因盛产钨矿,被称为“世界钨都”。县域发展基础强,底子厚。但近年来经过逾百年高强度开采的钨矿资源面临枯竭,以钨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工业发展方式、“一矿独大”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大余的发展陷入“钨竭城衰”的境地,县域经济亟待转型提振。
近年来,大余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省委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Q策部署和“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民生转型,以生态为本,文化为根,探索出了一条经济转型发展、“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致富之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入选“中国宜居乡村典范县”,被评为“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创造了转型发展的“大余样板”,重塑了美丽宜居的“大余形象”。
调研表明,大余县域治理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其做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以三色发展为重点,促进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共享发展成果惠民生;三是坚持“四重视两转变”,经济社会工作全域铺开,实现了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两大转变。逐步走出了一条从单一产业结构到多业并举、多元支撑的绿色经济转型升级之路,成功探索了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有益经验,有力开创了旅游扶贫、共建共享的鲜活路径,县域治理成效巨大。
三色发展为重点,推动产业转型增实力
绿色崛起促有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以转型升级为突破点,发展低碳循环绿色工业。大余县鼓励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技改扩能和节能降耗,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之路。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引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努力摆脱对资源粗放投入的过度依赖,走绿色化引领的新路。培育壮大了日荣钨业、明发矿业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一年可“吃干榨尽”矿业废渣10万吨,相当于每年从废渣中捡回了近5亿元财富。以品牌优势为发力点,培育生态有机绿色农业。“绿色、有机、无公害”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签,也是最具优势的品牌。大余县突出花卉苗木、脐橙、油茶、商品蔬菜、竹业、鸭业、豪猪等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衔接、家庭农场参与、社会化服务跟进”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了一批“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生态农业品牌,培育壮大绿色食品企业40多个,南安板鸭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的万亩蔬菜长廊,其优质产品远销欧洲、俄罗斯等地。
红色固本夯实基,凝心铸魂打造文化名县。传承历史文化,涵养现代气韵。大余作为历史文化古邑,有四张著名的历史文化名片:牡丹亭文化、宋明理学文化、梅关古驿道文化和庾岭红梅文化。《牡丹亭》是明代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以南安府衙后花园为背景创作的,其艺术造诣和价值传承千年,是中国更是世界戏剧文学的瑰宝。大余还是中国理学发源地,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在这里兴办县学,创立《太极图说》,开启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正心诚意的真谛。大余梅关古驿道始建于秦朝,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驿道。梅岭更是因有张九龄、苏轼等历代名人300余首佳作创作于此,而被称为“梅花诗国”。近年来,大余县积极致力于这四张历史文化名片的传承、保护、发掘和提升工作。目前,中国牡丹亭文化园已经开园迎客,并成功举办“中国?大余首届国际牡丹亭爱情文化节”。在理学名村新城镇周屋村重建的周公濂溪堂,其对侧门楣上的“进退有余”、“出入有度”正是理学思想、理学文化的充分体现。守护红色阵地,弘扬革命精神。大余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老区,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既是尊重革命历史、发扬红色传统的需要,也是大余净化政治生态、建设文化名县的需要。为此,大余县一是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特点进行保护和开发,更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二是运用文字、录音、影像等各种多元化媒介手段,对现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建档入库,做好珍贵史料的保存。三是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通过举办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0周年理论研讨会、兴建梅岭三章纪念馆等,切实将红色文化资源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有色开采重转型,加速推进新增长极培育。力破“一矿独大”的工业格局,将首位产业由钨及有色金属调整为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重点在钨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五大领域发力。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