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万古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及教育模式初探.docVIP

松江万古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及教育模式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江万古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及教育模式初探

松江万古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用及教育模式初探   提到历史题材油画与爱国主义教育,很多文章提到著名油画家贾涤非、胡悌麟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创作的《杨靖宇将军》。而2013年冬,我目睹了贾涤非绘制大型壁画《松江万古流》的整个过程,该巨作重新被布展在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历史陈列”之中。《松江万古流》长22米、高是3.6米。   作品以吉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为背景,展现了吉林市从远古渔猎农耕时代到近代工业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进程。   这幅巨作,代表了贾涤非对故乡的爱,以故乡为骄傲的情怀。为创作这幅巨作,1990年,2013年,贾涤非先生因机缘巧合,两次创作《松江万古流》,特别是2013年的作品,引来海内外大量关注,媒体纷纷报导,载誉无数。而我发现,贾老师因为了解,热爱家乡的情怀又浓稠了许多。《松江万古流》致力于史料与艺术之间的双向价值依存,以象征、浪漫和写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及虚实相间、嬗变交替的创作结构,生动描绘了世界之最“吉林陨石雨”、石器时代古老先民、青铜文明“西团山文化”、汉魏时期东北第一个民族政权“夫余王国”、水陆枢纽军事要地“明清造船厂”、清代皇室朝贡基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康熙东巡吉林、近代东北工业发端“吉林机器局”、首冠东北的“吉林文庙”和京剧史上里程碑式人物、吉林巨商牛子厚与喜(富)连成科班等重要历史节点,充分展示了吉林市作为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和深厚底蕴。   “城与画彰,天地永寿。”《松江万古流》是游子贾涤非送给故乡的一份厚礼。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评论家范迪安先生认为:“此举不仅是中国壁画艺术领域的一件盛事,更是用艺术形式‘浓缩关东历史 凝固吉林辉煌’的创举”。   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 那么,如何通过油画的教育模式来培养青少年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呢?   我们应当重视艺术作品作为生动的乡土教材的现实,学习油画所表现的内容,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潜滋暗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培养,是空洞说教所无法替代的。   近在本乡本土的当代巨匠的作品,完全可以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研探究,从中得到更加深入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通过历史考察和调查研究,增强了习得知识的自主性、直观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从家乡历史的艺术再现中,集中升华智慧凝聚的作品中,青少年对家乡的了解一定象贾涤非一样,更了解就更热爱,无论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游子灵魂之居所,博物馆愿做人民百姓精神之故乡。   第一篇章,“吉林陨石雨”。的确,从1976年3月8日“吉林一号”陨石降落至今,它一直都是吉林人的骄傲。吉林陨石雨是目前已知世界范围内陨落规模最大、陨落范围最广、陨落数量最多的石质陨石雨,它已经成为了吉林的地方名片之一。青少年在博物馆看到陈列的陨石,再看到名画中的表现,会体会到艺术家对家乡最特殊的天外礼物的重视,会感到生长在吉林是多么幸运,会将更多的正能量传承开来。   石器时代古老先民、青铜文明“西团山文化”、汉魏时期东北第一个民族政权“夫余王国”代表了吉林的渊源历史,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潭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山上最古的建筑是高句丽山城,始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410年),整个龙潭山城应是高句丽王国势力最强盛时期的军事城寨,古往今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龙潭山上还有三个寺庙:龙王庙、关帝庙、观音庙,总称龙凤庙。龙王庙上悬有清朝乾隆时期吉林将军福康安写的“润泽生民”的匾额;观音庙正殿曾悬有乾隆皇帝1754年东狩吉林时写的“福佑大东”的匾额;在清代建筑的牌坊上还悬有清光绪皇帝书写的“挹娄泽洽”的匾额,乾隆皇帝还把山上一棵树封为“神树”。 如今龙潭山已经辟为森林公园,成为旅游仙境, “龙潭印月”一景为吉林市老八景之一。东北历史文化四大名城有吉林,集安,沈阳,哈尔滨,这些都足以让吉林人民在历史的依托下,努力拼搏,告慰祖先。   清代皇室朝贡基地“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素有南有江南织造,北有打牲乌拉的城市品牌,老吉林人还记得“乌拉八景”:松江围带、星石流珠、风阁春晴、老城旧迹、古塔残形、西门午市、南寺晨钟、鱼楼晓景。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乌拉街也日渐萧条。但即使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乌拉城主要文化景观和建筑犹存。历经古今风雨、人世悲欢,可以说每个吉林人都能从乌拉街找到独有的记忆。当下的乌拉,已经是满族民俗风情镇,闻名省内外,其中满族文化、萨满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还有吉林织造局、牛子厚京剧艺术馆,就可以与《松江万古流》相互印证,吉林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家乡,对家乡如何热爱就是每个人的爱国主义具体课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