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动物形象分析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动物形象分析
[摘 要]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关于“一个村镇上的三四家人”的故事,评论家大多将侧重点放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动物却被忽视。本文聚焦小说中的动物形象,结合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藏于动物背后的潜文本,旨在说明动物在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小说中的动物形象一方面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诸多层面,另一方面也是作家得以完成其讽刺和道德说教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动物形象;生态批评
一、引言
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哲学家都曾对动物与人的区别、人对动物是否具有道德义务等问题作过阐述。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动物比人类低贱,只具有服从的本能,所以应该受人类统治。笛卡儿将动物视作机器,认为动物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它们没有灵魂,也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康德认为,人要对动物友善,因为对动物作出残忍行为的人同样也会对他人实施残忍行为,但康德对待动物的观点较前两者并没有质的差别,因为他认为人只对动物负有间接的义务,动物的目的是为人所用。从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动物是有感知能力的论述,到汤姆?雷根(Tom Regan)关于动物具有内在价值、是生命主体(subject-of-a-life)的学说,再到解构主义代表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批判的大写人类(Man)和大写动物(Animal)之间的界限,这些哲学家们实际上都在努力颠覆由笛卡儿开创且产生深远影响的动物机器论,并努力将道德考量从人类社会延伸到动物身上①。生态批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思想,以及后人文主义对人类与非人自然间界线的挑战,无疑为拆解人类与动物间的壁垒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着这两股思潮的发展以及动物权利观念的深入传播,动物研究(animal studies)日益成为人文社科领域重点关注的议题②。
根据克里斯丁?董贝克(Kristin Dombek)的定义,动物研究是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人类与动物的联系,人类如何再现和想象动物,以及人类如何运用动物来构建自我身份问题的思索和探讨③。董贝克对动物研究简明扼要的定义,囊括了动物在真实和象征两个层面的意义。动物研究不仅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动物,还关注人类在话语和艺术作品里再现动物的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类对自我身份的重构。跨学科性是动物研究的首要特征。动物研究不仅嫁接了生物学、伦理学,还与多种批评话语模式相联结(如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因而展现出宽广的文学阐释空间。
1814年出版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Mansfield Park),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Jane Austen)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①。作品围绕曼斯菲尔德庄园这个中心地点,描写了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经历。然而,笔者发现,以往的批评家们大多将焦点放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如讨论书中人物的爱情观、金钱观或是小说显露出的殖民观念等,而对于其中的动物形象却鲜有人问津。本文聚焦《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动物形象,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文化框架内审视小说中动物在真实及象征层面上的意义。本文认为,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并非仅仅是关于人的作品,动物在小说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小说中的动物形象不仅展示了彼时英国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还是奥斯丁得以完成其?S刺和道德说教的重要载体。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工业革命初现成果,国内中产阶级地位迅速提升;重商主义的推行促使英国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帝国开始进入全盛阶段。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对待动物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促成这种变化的动因主要是科学和哲学的大发展。地质学的新发现、前达尔文时期进化论的观点、卢梭和功利主义创始者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关于动物是有感知能力的论述等,都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定义人类与动物的关系。1776年,英国牧师汉弗雷?皮瑞马特(Humphrey Primatt)出版《怜悯之责任和对动物残酷之罪恶》(A Dissertation on the Duty of Mercy and Sin of Cruelty to Brute Animals),揭开了英国关于动物权利问题讨论的序幕。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出台一系列的法令,相继禁止了斗牛、斗狗等虐待动物的行为②。1824年,英国建立起了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意在检查虐待动物的情况,唤醒大众关心动物的意识。这一时期的文学家也触摸到了人们对待动物态度转变的脉搏,小说家玛莉?渥斯顿克雷福特(Mary Wollstonecraft)和诗人威廉?库珀(William Cowper)、罗伯特?彭斯(Ro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1.2.1 植物细胞的繁殖-有丝分裂.ppt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广东省广州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大学物理1-1质点运动的描述.pptx VIP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博物馆里的抗战教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ptx VIP
- 中国机长观后感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统编版 .pdf VIP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pptx
- 课题申报书: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医学教育创新融合途径研究.docx VIP
-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语料数据生态构建与治理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