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分析
摘 要:农民工常常是大众媒介的主角之一,从“农民工”这一背着历史包袱的词语出发,到“农民工形象”再现于不同的媒介之中,被不同取向、立场的传媒所叙述,获得了不同的指认方式。作为大众媒介,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尽量避免单一、扭曲的报道,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公正,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形象;大众媒介;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6-0357-02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他们到城市来从事城市人不屑一顾的苦、脏、累、险等工作,常常是苦、脏、累、险的代名词,经常会受到城市人的不理解、偏见甚至歧视。他们被冠以“农民工”的称谓。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其流动性、分散性和不容易组织集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无法主动接近媒介,他们缺乏参与媒介的能力与条件,更无法利用媒介放大自己声音或者仅仅只是传达自己的声音。因而,大多数受众心目中关于农民工整体形象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源于自身的感性认识,而是需要通过中介物得以了解,这一主要的中介物即为大众传媒。
“在媒介社会,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大众媒体,站在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观察农民工群体,其受众不仅是农民工,而更多的是社会最普遍的各个阶层。因此其文本中对于农民工形象的刻画以及相关事物的叙述、表现形式与手段等,都会影响大众对农民工的印象与认同,以及农民工对媒体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因此,作为大众媒体,他们对农民工的形象描述与相关事件的叙述能否保持公正中立,当中会不会存在一定的偏见与刻板印象;而作为农民工,他们对大众媒体的关注焦点是什么,对于大众媒体就其形象的刻画存在着什么样的态度与回应……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一档自办民生类新闻节目《都市快报》2010年12月份和2011年1月份共60期节目作为研究对象。该栏目受众遍及全陕,是一档收视率很高的品牌栏目。该栏目在民生新闻类栏目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选取该栏目作为研究对象其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笔者对这60期节目仔细观看并做了详细统计,并以图表形式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如图一。经笔者统计与农民工相关的报道共有16条,在这16条报道中,从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等外界针对农民工身份建构的报道共有13条,从农民工自身出发对农民工身份建构的报道有3条。
(一)从生活状况的角度出发的报道共计10条:
《我想有一个漂亮的新书包》、《今天我有了红书包》、《留守儿童的新年礼物》、《安康留守儿童 西安感受温暖》、《送去红书包 欢聚爱心团圆夜》、《幼儿园来了特殊小客人》、《新年第一天 一男子选择轻生》、《两岁孩童吃肉被卡 窒息身亡》、《寒假第一天 女生煤气中毒身亡》、《包车不见来 反乡工人很着急》。
(二)从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的报道共计3条:《在建民房坍塌 工人一死二伤》、《掏砖遭遇塌方 一男子不幸身亡》、《百吨吊车腾空起 一工地出意外》。
(三)从农民工自身素养对农民工进行身份建构的报道有3条,《工人被撞身亡 工友围观又被伤》、《西安冬季垃圾清扫污染严重》、《迷路老太寒夜幸遇好心人》。
研究结果分析:这些报道中,针对农民工身份的建构,可以分为外界和内在两方面。外界的身份包括农民工生活、生存的外界环境刻画,包括对农民工生活情况、工作环境等周遭环境的建构;内在的,即自我指涉的身份包括对农民工的形象、知识素养、价值观、道德观等进行建构。
(一)以留守儿童为题材,一方面反映农民工生活状况的窘迫,另一方面着力体现媒体的关爱人文的情怀。例如“关爱进城务工子女,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分别为:《我想有一个漂亮的新书包》、《今天我有了红书包》、《留守儿童的新年礼物》、《安康留守儿童 西安感受温暖》、《送去红书包 欢聚爱心团圆夜》,《幼儿园来了特殊小客人》。这几篇报道的感情基调主要是同情、怜悯、关爱;
(二)从农民工自身及身边家人的生活状况为题材,着力强调农民工生活状况的窘迫,感情基调比较凄凉,例如:《新年第一天 一男子选择轻生》,报道了一农民工因生活无着落,在城中村租的房间内自杀的新闻;《两岁孩童吃肉被卡 窒息身亡》、《寒假第一天 女生煤气中毒身亡》这两篇报道主要强调了农民工忙于生计,家人无法得到照顾而酿成的悲剧。《包车不见来 反乡工人很着急》这篇报道刻画了农民工生活的不易。
(三)从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的报道共计3条:《在建民房坍塌 工人一死二伤》、《掏砖遭遇塌方 一男子不幸身亡》、《百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怎样选购冰箱.doc VIP
- 202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ppt VIP
- 魏晋玄学课件.ppt VIP
- 2020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共4课)(2020新版).pdf
- 2024年包头市九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1年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业本提优-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 (含答案)(苏教版).docx VIP
- 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上岗资格考试题B卷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