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可预知数学应用
不可预知的数学应用
有一个笑话:一个人发明了插头,但是世界上却还没有对应的插座. 人们普遍认为新发明的意义在于运用于实际,改变我们的生活,哪个发明家会弄出一个不知道有什么实际用途的玩意呢?在很多人眼里,数学除了折磨广大学子之外,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东西.
然而,人类的辉煌文明终究离不开数学的功劳,只不过,数学成果从被发现到产生实际效益,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 现在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时,使用的很多数学工具往往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 我们的前辈们发现这些数学定理时,也很少想到它将来的实际用途. 数学本身的严谨性使得它能长久地经受时间的考验,一个定理被证明成立,它便不会因新的定理而被推翻或修改.
数学研究总是跑在时代的前面,因此无法预测将来这些研究可以被用在哪些领域. 数学家们只有专心于纯粹的理论研究,然后等待其他领域的天才将数学应用于实际. 如果终止现在貌似“无用”的数学研究,将来可能找不到解决问题之道. 有很多很久之前发现的数学理论是在最近才派上用场的,例如数论被应用于密码学,计算机程序上有各种算法,虚数被用于飞机飞行的复杂计算等等.
从四元数到古墓丽影
数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四元数提出源自于1843年10月16号,爱尔兰数学家威廉?罗恩?汉密尔顿爵士在和妻子散步时突然想到了i2=j2=k2=ijk=-1的方程解,并且创造了形如a+bi+cj+dk的四元数,为了赶紧记录下这一思想火花,汉密尔顿爵士顾不得保护文物,立刻将此方程刻在了其经过的布鲁穆桥上. 当时汉密尔顿爵士正在研究扩展复数到三维空间,桥上的灵光一现,使得他发现了四元数,直接把研究扩展到了四维.
汉密尔顿爵士随后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推广四元数的概念上,因为四元数有着漂亮的数学形式,而且能够用于地理学、力学、和光学的实际研究中. 在汉密尔顿爵士死后,这一火炬传到了爱丁堡大学自然哲学教授皮特?格恩里?泰特手中. 著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逊(也被成为开尔文男爵,热力学温标单位开尔文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曾经说:我和泰特在四元数上进行了长达38年的争论.两人一度达成一致,同意在两人合著的《自然哲学论》中需要的地方引入四元数的概念. 然而,在最终的手稿中,还是完全没有出现四元数的身影. 这说明,即使是开尔文男爵,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四元数的重要性.
19世纪末,向量微积分的出现更是抢走了四元数的光芒. 到20世纪初,数学家们依然更倾向于开尔文男爵的态度,对四元数置之不理. 人们认为四元数空有漂亮的数学结构,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不过是数学史上一个无足轻重的注笔罢了.
令人意外的是,在计算机时代,四元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计算机教授要求学生们必须掌握四元数的知识以进行数学建模. 在三维几何旋转计算中,使用四元数比使用矩阵更有优势. 因此,在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编程领域,四元数都是极为重要的工具.
在150年之后,泰特和汉密尔顿爵士的成果终于得到了认可,尽管他们没有机会玩一把《古墓丽影》游戏,但是研究成果得以帮助今天建立起了全球数以千亿计的计算机产业,他们也应该感到欣慰了.
从堆橙子到“猫”
1998年,一则数学新闻突然成了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 来自匹兹堡大学的托马斯?海尔斯证明了开普勒猜想,即在一个箱子中放置大小一样的球,采用“面心立方体”的堆积方式(即上层圆球安放在下一层圆球中间的各个凹处)可以使箱子利用效率最高. 也就是说,水果商们在箱子里装橙子的办法是最有效的. 海尔斯解答了开普勒在1611年提出的难题,但是水果商们好像并不买账. 一位水果摊小贩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这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和纳税人的钱!”但开普勒和海尔斯的智慧结晶当然不仅仅是用来装橙子这么简单,今天关
于最密堆积的研究成果是现代通讯技术的重要工具,是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研究的核心内容.
1611年,约翰?开普勒提出的水果商堆橙子的办法是空间利用效率最高的这一猜想,但他自己却没有办法给出证明. 后来,人们发现,这是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 直到1940年,匈牙利数学家拉兹洛?费耶?托斯才解决了圆环堆积问题――可以看做是开普勒猜想的简化版. 同样在17世纪,牛顿和大卫?格里高里就关于牛顿数问题进行过争论,即与一个n维球外切的等维球个数. 容易看出,二维的牛顿数是6(如图). 牛顿确信三维的牛顿数是12,但是直到1953年,科特?舒特和范?德?维尔登才予以证明.
2003年,奥莱格?穆辛证明了四维的牛顿数是24;关于五维的牛顿数,目前只发现它在40到44之间;而我们知道八维的牛顿数是240,于1979年被明尼苏达大学的安德鲁?奥德里兹克证明;他同时还发现24维的牛顿数是196560. 八维和二十四维问题的证明都比三维的牛顿数要简单,而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