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三伏天治病理论临床应用概述
中医三伏天治病理论的临床应用概述
【摘 要】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天气最炎热的日子,根据中医《内经》的说法,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在三伏天时阳气最旺,“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在三伏天达到最高。这一特殊日段在临床治病过程中应用广泛,各医家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发现在三伏天中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有着很好效果,他们的经验十分宝贵但比较散在,为方便大家查询与探讨,所以现将三伏天众多医家临床经验应用总结如下。
【关键词】三伏天;临床医案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78―02
1 三伏天临床治疗的疾病临床资料统计:
1.1 过敏性鼻炎
王珊玉等人选用含有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复方中药,如麻黄、细辛、白芥子、辛夷等,用新鲜姜汁调成糊状,根据病情程度,对称性地敷贴在患者脊椎旁开的大椎、肺俞、膏肓、内关等特定穴上。敷贴时间3-6h,每年3次(头伏、二伏、三伏各一次),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对照组 总有效率73.5%,观察组总有效率 94 .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4]。
1.2 肠易激综合征
计雪芳、黄小华等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时选取白芥子、肉桂、玄胡、制附子各一份,甘遂、细辛各0.5份,共研细末,用鲜姜汁调膏状,做成1cm×1cm的小丸,放在直径约5cm的胶布上,初伏、末伏固定于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中伏固定于天枢、关元、中脘、足三里。每次贴敷4h~6h,每年3次(初伏、中伏、末伏各一次),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本组60例中临床治愈31例,占51.7%;好转23例,占38.3%;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90.0%[5]。
1.3 虚寒性胃炎
冶尕西等7人治疗虚寒型胃炎过程中治疗组将鲜姜片切成直径约3-5cm、厚约0.5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部正中的神阙穴上,上置大艾柱(底面直径和高均约1cm),用线香从上端点燃艾柱,施灸。灸至皮肤呈潮红为度。每次3-5柱,在每年三伏天施灸,每天灸治1次,10天为一个疗程,每周治疗5天,周末休息,共治疗20次。对照组不要求在三伏天治疗,采用随机施灸。其他同治疗组。治疗组临床治愈40例,显效20例,有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治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83%。经统计分析,P0.05,两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
1.4 风湿性关节炎
赵兴奎,尹楠,高花荣等人在肩部取肩?、肩?、臂?、阿是穴;膝部取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血海、阿是穴;肘部取曲池、尺泽、合谷、外关、手三里、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灭菌后的1.5-2寸的毫针针刺,用温补手法行针得气后,同时用TDP灯照射患处与刺入毫针。注意热度以针眼处不烫伤肌肉但有热烫感为佳。10分钟行针一次,40分钟后起针。时间选在每伏入伏第1-6天治疗,每天一次,共治疗18次。显效24例(60%),有效14例(3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刺与TDP照射2法合用达到扶正祛邪、防治并举,增强机体免疫力,恢复机体健康的作用,体现了阴病治阳、以热治寒的“冬病夏治”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肯定[7]。
1.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毕美芬,张雪锋,徐佩莉等人采用捏脊治疗,用两手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捏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大椎穴为止,重复7遍,其中第2、4、6遍每捏3下提一下,捏脊后按揉肺俞、脾俞、肾俞穴2-3次。每日一次,连续治疗7天,休息一周,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溶液,10ml/次,1次/d,连用 2个月。两组治疗时间为每年夏季三伏天,头伏开始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在治疗期间遇有感冒、发热等急性发作期及胃肠道疾病等可对症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4%[8]。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
范春,周运海等人在治疗组,白芥子一份,延胡索一份,细辛0.5份,甘遂0.5份4药研末,取适量,加入少许生姜汁调成糊状。主穴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心俞;配穴取膈俞、膏肓、神堂、脾俞、肾俞、大杼、膻中、天突。每次取主穴和配穴各2-3穴。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胸背部,用消毒棉签挑取少许药糊,做成直径为1.5cm、厚约0.3cm的药病敷贴在所选穴上,外用医用愈肤膜敷贴。每年初、中、末伏各一次,每次敷贴1-5h,患者感到局部灼热痛痒难忍时揭去药膏。口服金水宝胶囊(每粒含虫草菌丝.033g),每日3次,每次4粒,持续整个伏天。对照组,口服金水宝,用量、用法及疗程均同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