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摔跤文学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的摔跤文学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中国古代的摔跤文学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古代摔跤史为逻辑线索,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摔跤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空间,阐述古代摔跤文学的创作背景、主题及意义,探讨其当代价值。认为中国古代摔跤文学具有三方面当代价值:促进当代体育文明发展,拓展当代人文教育视野,是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体育文学 角力 摔跤文学 文明自觉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9―0092―05
1 引言
以体育运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中彰显出的生命力,不止于展示人的活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1],更是表达了体育文明化的理性与人类内在的文明自觉[2]。见诸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胜枚举,摔跤即其中之一。上古奇书《山海经》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3],南朝《述异记》言“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三三两两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4]――起初作为战争手段的蚩尤氏角抵之技历经几千年沿革与交融的文明进程,期间出现的角抵、角力、相搏、手搏、相扑、布库、撩跤等众多名目不仅活跃在历代社会生活中,于军事、政治舞台亦时时闪耀,发展至今即为中国式摔跤。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不乏对摔跤的咏叹与生动刻画,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晋?陆机《文赋》),鉴于摔跤运动绮丽恢弘的历史、有关诗赋的绮靡浏亮,故以古代摔跤九个历史阶段、借古代九部关于摔跤的文学作品回味中国摔跤史,以期发现古代摔跤文学的当代价值。
2 古代摔跤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空间
2.1 古代摔跤的文化内涵
孔子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北宋杨时注:“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5]孔子之言在于调和文明进步中的文明与野蛮;杨时之意也是推崇文明与野蛮的相合,但突出了“野蛮”的地位――抛却野蛮,何以文明?因此有毛泽东“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论断。《吕氏春秋》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6],《淮南子》说“孔子智过长弘,勇服于孟贲,足蹑狡兔,力拓城关”[7],孔子拓关之力若非天赋,即为后天养成,总之是其“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的写照与师范。宋代调露子作《角力记》述旨:“天生万物,含血啼息者,无有喜怒之性,六情未始有从教而得者,本乎天然。且如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以礼饮,始乎治,常卒乎乱。故相搏者,始嬉戏,常卒乎怒击,是知喜极则怒生。竞力角技则非喜非怒,此角力是两徒搏也。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以勇快也。使之能斗敌,至敢死之教勇,则无勇不至。斯亦兵阵之权舆,争竞之萌渐。”[8]调露子认为竞力角技是在相应礼制下进行的活动,角力是一个宣示勇气、考察技巧、测量智慧、驰展矫捷身姿的理性过程,并非横生喜怒之情而相搏厮打。《角力记?序》引用《论语?述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来剖析角力活动正属“以礼教人、以常德治人”的范畴;倘若参与或观看角力,亦可教人孰淳素、去浮华、远怯懦、成壮夫。至此,古代角力的文化内涵即“德”与“礼”的教化、“智”与“力”的考量。
2.2 古代摔跤的文化空间
武备与祭祀是先秦历代头等大事,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西周时期“三时务农,一时讲武”,[9]一年当中1/4的时间举国讲武,并有讲武之礼――《礼记?月令》记:“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10]可见西周讲武之礼主要内容之一即角力。此外,由战国时期各学派言论汇编而成的《管子》论及军队选士,也提倡:“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11]凡此各类记载足以说明,角力于中国先民是何等熟悉之事物,角力活动承载着国家大事,也事关个人安危。角力有时也关乎政权稳定,《清史稿?圣祖本纪》载:“(皇)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系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12]这便是康熙智擒鳌拜的典故,清王朝自此设立专事培养布库(摔跤手)的“善扑营”之制,有诗为证:布靴宽袖夜方归,善扑营中个个肥。燕颔虎头当自笑,但能相搏不能飞(清?得硕亭《京都竹枝词》)。[13]152历时二百余年的善扑营于清末民初解散编制,进入民间,发展为北京跤、天津跤、保定跤等各具特色的摔跤流派。所以,中国古代摔跤文化的存在空间,即军事、政治、社会,以及诗词曲赋等文学作品。
3 古代摔跤文学的创作主题与意义
3.1 古代摔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及设施安装-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VIP
- ihi trx寿力离心空压机操作手册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全新婴幼儿喂养ppt课件.pptx VIP
- 开幕式活动方案.docx VIP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护理及预防.doc VIP
-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计划.docx VIP
- 中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课程标准.docx VIP
- 中国传媒大学-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一)-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5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用“芯”解读青藏高原的时光变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pptx VIP
- 密闭式吸痰操作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