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程对佛教吸收和评价
二程对佛教的吸收和评价
【摘 要】 北宋时期儒释道高度融合,佛教对二程的影响是无法规避的。二程在性理说和修养论方面较多吸收了佛教思想。在理本论和心性说中分别吸收佛教“一一事中,理皆全遍”和佛性说“自性清净”的思想;在修养论中吸收了禅学之“定”的思想;在生死观和世界观方面批判佛教自私独善以及空幻思想,同时认为佛教不如儒家上下一贯,缺少“下达”之功夫。
【关键词】 二程 佛教 吸收 批判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就面临着儒家思想的排斥,至北宋儒者们仍然延续着排佛传统。“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发展了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对抗佛教的影响力。其中二程师承周敦颐,又经常与张载邵雍进行学问交流,在北宋五子中其思想可为代表。下文详细分析二程思想与佛学的关系。
一、二程与佛学联系的渊源
(一)史料学依据
宋代儒者大多都有出入佛老的经历,二程两人也不例外,曾“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另据《历朝释氏资鉴》记载,程颢还曾问道于灵源惟清禅师:“后明道至书,问道于灵源清禅师”。(《续藏经》第76册,第240页)关于程颐与佛教的联系,据《二程集》中记载:“嵩山前有董五经,隐者也。伊川闻其名,谓其为穷经之士,特往造焉。(程颐,程颢《二程集》。下文所引二程语,不另说明皆出处于此。)由此可见,二程对于当时有造诣的僧人是因着赞赏的态度愿意主动交往的。二程自身必定也对佛学义理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才对这种交往充满了兴趣。另外在相关文献中也的确可以找到二程接触禅僧阅读佛教经典的例子,《归元直指集》记载:“嘉泰普灯录云:程伊川、徐师川、朱世英、洪驹父咸问道于灵源禅师,故伊川之作文注书多取佛祖辞意,信源流之有从也。”(《续藏经》第61册,第460页)明确指出了伊川与禅师灵源的交往以及对禅学义理借鉴的事实。
(二)二程对佛教义理的讨论
从具体的史料来看,二程确实深入了解过佛学,他们也承认佛学的高明处。二程说“释氏之学又不可道他不知,亦尽极乎高深”( [唐]法藏:《华严发菩提心章》卷一);“佛说直有高妙处,庄周气象,大都浅近”;“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二程认为佛教理论近似于老庄,比杨墨这些异端的学说都要高明。“释氏之学,正似用管窥天,一直便见,道他不是不得,只是却不见全体”;“佛氏只从墙外见了,却不肯入来做,不可谓佛氏无见处。( [唐]法藏:《华严经义海百门》卷三)”佛学自有高明处,但是限于偏私,不如儒家秉持“公心”的“上学下达”之理论完备。诸如此类的评价表明了二程对佛学的关注和相当深入的认知。
二、二程性理说和修养论对佛教的吸收
北宋时佛学繁盛。二程如此描述:“此说,天下已成风”。谈佛论佛蔚然成风。又根据二程学佛经历以及与僧人交往的事迹,很难证明二程两人没有受到佛学的影响。下文分三个部分分析佛教对二程的影响。
(一)理本论:“万理归于一理”与“一一事中,理皆全遍”
“万理归于一理”是程颐“理”本体的观点,也同义于“理一分殊”。“理”是二程思想的核心。程颐说“理便是天道也”,程颢也规定了“理(道)”是形而上的存在:‘《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二程解释说: 天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理”是超越的、永恒的;同时认为“理”是普遍的“万物皆有理”;“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万事万物各具形态都具有理,但是这个理都是相同的,此“理”在天为天之道,在物为物之性,本同于一理,理一而分殊。也即是“万理归于一理”。
再看华严宗,有人问程颐《华严经》的理事说如何,程颐答道:“只为释氏要周遮,一言以蔽之,不过曰万理归于一理也。”程颐把华严宗的理事说概括为“万理归于一理”。这是程颐基于自己对“理”的理解做出的评价。华严宗认为“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 就是说,“理”是完满的,不可分的,每件“事”所获“理”都是完满的。另外关于理事关系,华严宗以体用关系来诠释,法藏说:“事虽宛然,恒无所有,是故用即体也,如会百川以归于海。理虽一味,恒自随缘,是故体即用也,如举大海以明百川”。法藏肯定“理”与“事”是“体”与“用”的关系,“理”与“事”相即不离,体与用相辅相成。法藏以为“理”是现象世界的根源,万事万物都是“理”的体现。二程在理事关系上也认为“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由此可见二程关于“理”和万物的关系其思维方式是取自佛教。需要注意的是儒家认为表现“理”的“用”是指在践行儒家道德规范方面,由于所指不同导致了二程批判佛教“本末间断”,认为其言虽近理却无“下达”之功。
(二)心性说“未有不善”和佛性说“自性清净”
禅宗认为佛性圆满自足,本自清净。《菩萨戒经》云:“我本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评价数学试卷(原卷版).docx VIP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主题班队会课件: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ppt VIP
- 第三章岩基上的重力坝讲述.ppt
-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血液与运动.ppt VIP
- 车辆租赁公司运营及服务方案.docx VIP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b卷】.docx VIP
- 眼内注药治疗后非感染性眼内炎症诊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软组织损伤护理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