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刍议.doc

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刍议.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刍议

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刍议   摘要: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育资源欠发达省份,针对过去培训中存在的组织实施、过程管理、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国培计划”顺利实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国培计划;培训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2      一、问题的提出   为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与2009年相比,2010年“国培计划”项目在项目设置上划分更加细致,根据地区经济水平及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的差异,“国培计划”分为“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项目”两类。   作为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举措,“中西部项目”受到各省教育行政部门、以师范院校为代表的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自2010年10月起,贵州省根据教育部有关“中西部项目”有关培训要求开始组织实施培训。2010年度“国培计划”实施“时间紧、任务重、模式新、要求高、难度大”,尤其是对于贵州这样教育资源欠发达省份,如何针对过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国培计划”顺利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形式化问题突出   由于缺乏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参训农村骨干教师需求的深入分析,过去的教师培训在培训模式、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往往会出现“形式大于实际”的情况,理论与实际脱节。为求培训满意度,培训中通常只注重打“形式牌”、“感情牌”,将培训变相演变为走过场的“放松休闲”、“旅游度假”。课程设置多为“拼盘式”设计,将教育理论、有效教学技能等课程模块简单的串接,培训内容缺少衔接,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二)培训师资来源单一   培训师资队伍的构建承现“雇佣兵”态势[1],并且通常与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性质相近:如高校作为培训机构,则师资大多数为高校教师;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教育学校或类似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则师资基本上来源于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自行组织培训,师资则多由来自教科所的各级教研员组成。师资来源十分单一,或“只存经验,缺乏理论”,或“仅有理论,脱离实际”。师资队伍在专业结构、人员结构等方面构建的不合理,使培训低质低效。   (三)培训机构对培训管理松散、过程监控不严   1、对培训师资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   由于能够胜任“国培计划”要求的培训师资资源较为有限,为了协调培训教师的关系、减少冲突和重新遴选师资的麻烦,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过程中经常会过多顾及到培训师资的需求或情面,随意调整课程或对培训效果不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使培训变相成为部分参加培训教师的“福利”。   而在具体培训实施过程中,培训授课的教师互相之间缺乏联络和集体教研,常常会出现内容重复等问题,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   2、培训资源及培训档案缺乏有效的管理   培训资源及培训档案的管理是培训工作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过去的培训中,由于培训资源及培训档案管理耗时费力,相关工作往往易被忽视,造成培训资源及培训档案“用后不管,遗失大量宝贵的教学资源”、“重复开发,浪费教学资源开发经费”的现象。   3、后勤保障及安全措施缺乏统筹规则,应急措施不够   大量基层教师集中参加“国培计划”,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后勤保障及安全支持能力是一个十分严峻考验。过去的培训中,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通常通过“分包”、“转包”等形式将后勤保障及安全支持工作转移到学校的住宿、餐饮中心或宾馆饭店,缺乏与后勤保障及安全支持服务方的联络,培训教学与日常生活脱节,造成参训教师“上课时收心,下课后放羊”的情况。管理上缺乏统筹,通常只因循宾馆饭店的常规规章,无必要的应急措施。   三、对策与建议   以“教科研一体化”为特色创新培训模式   实施培训前,应通过前期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各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培训需求,结合各学科的特色,分学科拟定了“教科研一体化”为特色的培训模式。   按照教育部及教育厅有关培训内容的要求,培训模块及课程可设置“教育专业化发展、师生心理健康、学科核心知识研析、现代教学技能[2]、校本研修”等模块,为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所有培训课程均围绕同一学科的同一主题进行。通过培训,参训教师可以以某一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实现“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际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