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基础看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应用.docVIP

从哲学基础看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哲学基础看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应用

从哲学基础看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回顾了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对评价理论的内涵、哲学依据和翻译应用分别进行了分析。哲学依据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哲学三个方面。评价理论在翻译应用中的哲学依据从译者主体性、翻译标准、翻译价值体系到翻译批评标准进行探讨。研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评价理论 哲学基础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7.011   The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YUAN Ruifang, GAO Li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transl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value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ranslation criteria, translation value system,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criteria. Problems found in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   Keywords evaluation theory;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translation   1 ?u价理论   评价理论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篇语义学基础上,把语言人际意义的研究扩展到词汇层面。Martin White在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评价理论,标志着评价理论的成熟。评价理论从社会视角出发,通过对“评价词汇”(evaluative lexis)的研究,领会人际意义和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由感情移入(empathy)和系谱联系(affiliation)所造成的社会连带关系(solidarity)(王振华,2001)。   评价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介入(ENGAGEMENT),态度(ATTITUDE)和级差(GRADUATION)。介入分为自言和借言,态度分为情感、判断和鉴赏,级差分为语势(强势和弱势)和聚焦(明显和模糊)。评价理论中的各个分支是多种组合关系,如选介入中的借言,借言表达态度(通过情感、判断和鉴赏),借言表达的态度有级差(强势和弱势)。若从介入中的自言入手亦是如此。   2 评价理论的哲学基础   评价系统语义系统借鉴拉波夫的叙事学、巴赫金的对话主义等思想,有利于实现评价性语言的表态和主体间磋商立场、达成结盟的功能(Martin White 2005)。哲学家从四个维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本文试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哲学三个方面研究评价理论的哲学依据。   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评价理论以主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为其哲学基础。主观性与客观性相对,个人的情感态度都属于主观性。评价理论研究人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其态度、介入和级差子系统围绕人际意义展开。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外表,也体现在千差万别的内心精神世界。同时,个体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与自己、与他人、与客体、与对象等的多重关系中,与他人以语言(符号)或行为的形式交往。自言自语是一种特殊的建立主体间性关系的方式,虽然“两个”主体重合,语言交流或者情感表达仍然体现了主体间性。Halliday认为语言的本质探究应回到语言与人的社会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