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研究几点体会
修辞研究的几点体会
修辞是文学的衣着,她可以给文学增添无限魅力。但在修辞中有很多读者不能很好地把握,没有彻底领悟到虚实有拟、喻比有缘、夸张有理、移情有因、借代有据。下面我们就具体事例来分析一下。
虚实有拟
胡仔的《苕溪渔隐》提到有人执鸿雁的生活习性是“鸿雁未尝栖宿树枝,唯田野苇丛间”。而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事实中鸿是不栖于寒枝的,这是苏轼错了吗?
我们知道这词很美,鲁直称其为:“非吃烟火食人语”。诗人以孤鸿自喻,点出被贬黄洲原因,表现诗人不肯轻意随声附和的孤傲品格。若鸿雁息树,又如何写起。诗非科学,若以科学求之,则激昂喻拟之辞永无宁日了。
喻比有缘
陈榕甫《诗词漫话》:“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实际上是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一句形容敌情严重,一句形容士气旺盛。最早对这两句提出意见的是宋代作家王安石,他认为“黑云压城”和“甲光向日”这两种自然景象不能同时出现――“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因而作出“此儿(李贺)误矣”的论断。以后到了明代,又有作家杨慎根据他所看到的“日晕两重,黑云如姣在其侧”的景象,认为作者并没有错――在特定的环境下“黑云”和“日光”是可以同时出现的,他并且由此得出李贺“善状物也”的赞赏。
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之势,似有千钧之力,万乘之威,无坚不摧至极,尤见敌人来势凶猛。而甲光向日则犹如长矛刺朽盾,利锋削腐皮,皓气冲霄,长虹贯日,气集于中,铜浇铁铸似有所不及也。把塞外凶悍、豪壮、残酷写尽。黑云,敌势也。没有必要追究其是否为乌云滚滚,也没有必要追究其是否日昏两重。比喻耳,为托气势之用。比拟是修辞,不是哲学思辨。不必计较“异类不吡(比)”,而要讲“凡喻必以非类”,“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所以“木与夜孰长,智与栗孰多”在文学上是可通的。陈?j《文则》卷上丙:“《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诗》若是,诗亦然。如钱钟书《管锥编》所言:“顾斤斤辩此,尤是舍本逐末。夫诗文刻划风貌,假喻设譬,约略仿佛,无大刺谬即中。侔色揣称,初非毫发无差,亦不容辎铢必较。使作实当真,则铢铢而称,致石必忒,寸寸而度,致丈爽矣。”
夸张有理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载:“杜甫《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太)细长乎”(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其尤酸迁不通者,即于诗求出处,抑以诗为出处,考证事理。杜诗‘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遂据以为唐时酒价。崔国辅诗‘与沽一斗酒,恰有十千钱’。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耶?求出处者,其可笑类如此。”
杜甫有《古柏行》第二句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当中认为这是文章之病,细长不成比例。还有一些人争论是沈括计算上的错误,四十围应是四丈或一丈三尺三寸,不能说太细长。但不管是沈括计算错误还是真的太细长,这是诗的虚指与实指的事情。只要不是苏轼笑王祈的“十条竹竿一个叶儿”。太明显的笑谈,都可以看作是激昂之语。实则这里是为托后文“万牛回首丘山重”,“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的。而后人抓住诗文中的一点不放,锱铢必较,毫寸必度。以至弄得诗失去了酒美之神,反而成了饭用之实。结果是抛开醇酒不品,反拾起酒糟充饥。李白的《将进酒》:“斗酒十千恣欢”、《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及杜甫的《逼侧行赠毕四》:“我欲相就沽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却被人以求资酒价。其实这里的市价有的示富有的示贫,不可作考证依据的。钱钟书云:“唐诗中示毫而撒漫浑金则曰‘斗酒十千’,示贫而悉索倾囊则曰:‘斗酒三百’说者聚辩,一若从而能考价之涨落,酒之美恶,吟风弄月之语,尽供捕风捞月之用”(《管锥编》)。酒之醇美有别,价之差异可有,却不可直考“三百”“十千”。象王维,白居易,陆龟蒙,权德舆等均有“斗酒十千”的诗句,盖多缘于曹子建的《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高文何绮,好句如珠,现梦里之悲欢,幻空中之楼阁,镜内映花,灯边生影,言之虚者也,非言之伪者也,非本之心不诚者也。”这只是一种文学的夸张,又何必去追“二千尺”、“十千钱”。
移情有因
钱钟书《七缀集?通感》引《渔隐诗话》曰:“退之诗云:‘香随翠笼警偏重,色照银盘泻未停’,樱桃初无香,退之以香言,亦是一语病”。吴旦生曰;“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细,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雨初无香,李贺有‘依微香雨青氛氲’之句;云初无香,卢象有‘云气香流水’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