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与中国消费社会构建
信息技术与中国消费社会的构建
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双重构建是21世纪的主流发展模式,这一历史进程中经济竞争的特征是“消费网络控制生产”。优先发展核心信息技术(IC技术)#65380;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与终端市场连接的生产信息系统和销售网络,对于中国在建设消费社会过程中提高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消费社会;消费网络控制生产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10-0018-03
张 苏(1974―),男,湖南华容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工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微电子发展战略研究室讲师。(北京 100871)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双重特征:一是信息技术成为重要推进力,一是整个生产的过程越来越体现为制造消费的过程。前一个特征与信息社会有关,后一个特征与消费社会有关。21世纪世界经济正是朝着这两个维度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经济竞争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消费社会?这是一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65380;信息消费#65380;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按照凯恩斯国民收入方程[Y=C+I+G+(EX-IM),Y:国民收入;C:消费;I:投资;G:政府采购;EX:出口;IM:进口],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由人的消费需求推动的。该方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需求方程:C是个人的消费需求,I是企业的投资需求,G是政府的采购需求,(EX-IM)是国外作为一个整体对核算国的净需求。这些需求归根结底是人的内在消费需求。工业革命以来,世界重要产业已有五次明显更替:纺织工业;钢铁工业;石油#65380;重化工#65380;电力工业;汽车产业;IT产业。前四次产业革命逐次解决了人类穿衣#65380;制造耐用生产工具#65380;照明#65380;体力换机械力#65380;交通等需求,第五次产业革命解决人类对信息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开始#65380;80年代成为世界性主题的信息技术革命即是响应这一需求产生的。
信息消费需求外化为一种“社会连通”现象。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工作岗位#65380;知识的应用和经济增长将倾向于那些高度连通的国家,那些最网络化和带宽总量最大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发现他们很容易积聚#65380;配置和共享知识,以设计#65380;发明#65380;制造#65380;销售#65380;提供服务#65380;沟通和教育娱乐。如今,连通就是生产力”[1]。
个人的信息需求#65380;社会的连通需求是靠信息技术实现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深刻的改变了世界。其中两项技术发明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第一项是以集成电路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集信息处理#65380;存储#65380;传输功能于一个小小的芯片,极大地降低了人类生产工具的成本和体积。这为个人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个人价值#65380;跨国公司将自己的生产系统在国外进行复制提供了方便。第二项是通讯技术。它与前一项技术融合,不仅使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可以写入芯片,还可以在瞬间以极低成本传送到世界各地,这无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Dicken(2003)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使得原本需要在一个空间进行的生产活动不再需要集聚在同一个空间进行,可以“分割”成很多细微的部分在全球各地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一个生产网络[2],也为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沟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生产全球化和日益频繁的世界各国各民族交往,在根本上是信息技术推动的。
二#65380;21世纪主流发展模式: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双重构建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构建信息社会。日内瓦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2003年12日11日)总结出信息社会应达到的10个国际标准:(1)连接所有村庄,并建立社区接入点;(2)连接所有大学#65380;学院#65380;中学和小学;(3)连接所有科研中心;(4)连接所有公共图书馆#65380;文化中心#65380;博物馆#65380;邮局和档案馆;(5)连接所有医疗中心和医院;(6)连接所有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并建立网站和电子邮件地址;(7)根据国情,调整所有中小学课程,以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8)确保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电视和广播服务;(9)鼓励内容开发并创造技术条件,使世界上所有语言均能在因特网上得到体现和使用;(10)确保世界一半以上的居民在可及范围内获得信息通信技术。这些标准本身成为重要的经济引擎,达到这些标准也意味着新的以信息为核心的文明形态将取代以能源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形态,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
另一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怎样选购冰箱.doc VIP
- 202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查房.ppt VIP
- 魏晋玄学课件.ppt VIP
- 2020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共4课)(2020新版).pdf
- 2024年包头市九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 2021年安徽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二年级数学上册 作业本提优-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 (含答案)(苏教版).docx VIP
- 工作票签发人负责人许可人上岗资格考试题B卷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