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国画教学多维度思考
关于国画教学多维度思考
【摘要】从国画欣赏、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创作国画的基本功等多维度思考如何展开国画教学,以为国画教师提供可供思考的教学理念,促进培养体现民族文化修养的国画接班人。
【关键词】国画教学多维度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166-03
中国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资本。国画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与内涵。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通过国画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对国画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对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渗透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使国画更加发扬光大,这是国画教学的历史使命。如果国画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全方位引导,就很难培养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品质国画大师。所以,本文从不同维度对高校国画教学进行思考,以期促进国画教学中学生创新境界的提高,最终培养出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国画大师。
一、重视国画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绘画的兴趣首先从喜欢国画并欣赏国画开始。在国画欣赏课教学中,欣赏名家的传世之作,利用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其所反映的内容,作者的曾经的爱国名言或者爱国事迹,用以教育与启发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例如,宋代李唐的《采薇图》,画幅描绘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亡国后耻食周粟,寻入首阳山采薇而食,宁愿饿死也不屈服于周的故事,歌颂了他们的忠贞气节。再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构图中采用的尽管是小溪斜流而不是瀑布,却给山村平添了几分静谧,火红和静谧的结合使有更多的遐想,鲜明地展现出秋色之美,家乡之美,祖国山河之壮美,让学生感受到屹立于自然的祖国山水之美。还有《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踏花归去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优美的诗画作品的欣赏,可以体会到国画优美的意境。内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国画亦在不张扬中也体现出民族的内秀。通过名家画作欣赏,引导学生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川河流,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情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价值观与道德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中国人的价值观一贯追求心灵至上。下从老百姓的“有钱难买心中愿”、“良心”“天高不为高,人心第一高”等的俗谚,上至孔圣人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赞誉,以及“贫而乐,富而好礼”、“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人生价值观的深刻论述,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心灵层面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目前一些领域和地方出现道德失范,善恶、是非与美丑的界限被混淆,社会普遍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的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由于不同导向的误导,导致一些领域的价值判断被无形转移,一切向钱看,把中国文人的清高的品性视为迂腐,把文人“君子固穷,达人知命”的品格追求蔑视为穷酸,这种现象影响着民族品格的精神传承。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失位,它对艺术领域的影响,是导致当代国画艺术的低劣与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灵本质的远离,直接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恢宏品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人把艺术与金钱结合起来,艺术成了商业运作的砝码,若将伟大的心灵用钱财的数量与商品价值来衡量,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文化品格的高端追求。青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迷失方向,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能在浮躁而功利的社会中,把“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变成个人自觉的根本选择,这里的“寂寞与清贫”所指的,绝不是心灵与失落与物质的困乏,相反,却是对浮华世界与物欲泛滥的鄙视,是“清净”的品格中那种“洁身自好”境界的一种自觉追求。同时把诸如勤劳、节俭、和谐、忠诚等儒家传统价值观与道德观,“真诚守信”“以仁为本”,“义利统一”,“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 渗透到国画的教学中,和品质修炼相结合,形成高贵的品格,这应是国画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品格的修炼是从生活的点滴中来的,例如,齐白石老人闭门谢客,徐悲鸿的卖画还债,张玉良自己做模特,顾恺之的画龙点睛,这些大画家小故事,让学生理解画品即人品,“其人不正,其行不远”。应让学生明白人格品行的修炼是中国画家终身要下的工夫。这方面齐白石大师是最具代表性,他27岁学画,60岁才具有盛名,90岁作品达到炉火纯青,让大家体会到国画之内在美。他画的虾,无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被他征服,达到了艺术的最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