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魔力的卡片以信用之名
第一张现代意义的信用卡是1950年由美国一家俱乐部为其会员所开发的。在它最初问世的日子里,常常有人聚集在收款台前看别人怎样用塑料片付账。很快,这种便捷支付方式风靡全球,同时也制造着坏账危机。从公元前2000年的两河流域到现代的金融危机,从先贤的排斥到现代人们对信用卡的依赖,关于信用卡的由来和发展,本文讲讲信用卡那些事儿。
曾经借贷不得收利
假如放在人类历史长河里看,信用卡的历史不但是短暂的,甚至还是有些怪异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非但不鼓励“寅吃卯粮”,还对有偿借贷存在抵触情绪。吠陀法典、以色列法典和阿兹特克法典中,都有关于借贷小麦和牲畜的条文,明令禁止收取借贷人的利息。
较为例外的情况发生在两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的苏萨地区就出现了有偿借贷。人们可以向商人借金银,也可以贷粮食。国王制定的法律专门规定了借贷的利率,一般商品年利在20%左右,大麦等特殊商品利率则高达33%。借贷商人的办公室甚至搬进神庙,神庙同时也成为放贷机构。1901年12月出土的《汉漠拉比法典》中,即包括了债务商人和高利贷方面的规定,甚至规定“欠债到期不还的人,责令其妻子和儿子两人到债主家里充当奴隶三年,第四年恢复自由。”
在古希腊文明中,人们也对有息借贷存在着排斥。柏拉图认为货币借贷生息是可耻的:“不得通过高利贷获得高额利润……应禁止有息借贷。(对于已存在借贷的地方)应该允许得到借贷的人拒绝偿还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利息是钱币所生的钱币,放贷生息是不自然的,应该受到谴责。他说:“最为可恶的是高利借贷,人们这样讨厌它是极有道理的,它是用金钱本身来牟取暴利,而非通过金钱的自然目的来获利……利息这一词意味着以钱生钱,它是指钱的自我繁殖……这就是在所有致富方式中高利借贷何以最违背自然的原因。”
然而,商业社会的铁律就是保护私有财产,鼓励借贷生息。无论人们如何反对,借贷机制仍然不断发展起来。与借贷制度同时发展起来的,是票据制度。
从神庙或高利贷商人处借款,需要签署一定的凭据。期限届满时,出借方再以这一凭据要求还款。“借据”成为了票据的起源。借据可以转让。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复杂的支票、汇票和本票等见票支付凭据。其中较为有趣的,是1119年至1307年间由圣殿骑士团发明采用的骑士团票据。圣殿骑士团曾握有巨大的财富,与几乎所有欧洲君主都有经济往来。英国国王尤其借款无数,其中亨利三世一度将英王王冠上的宝石抵押给骑士团。骑士团发明了一种和现代银行凭单相似的票据,上镶有骑士团特殊记号,持票人可以在各地的骑士团支部取款,为了防止票据被盗,它们还被编制了只有骑士团成员才能解开的一系列复杂的密码。
赊购缔造美国
票据的流行,使得人们不再携带大额的现金,而法律对有偿借贷的保护,使金融行业更为发达。尽管如此,需要催生今天意义上的信用卡,仍然需要“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
长期以来,人们并不主张负债消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名言“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更是被人奉为经典。即使在新大陆,人们也没有忘记清教精神。一些牧师将个人债务的有无或多少,与道德程度的高低联系起来。科顿?马瑟牧师告诫信徒们:“要以乌龟爬行的速度进入负债状态,要以雄鹰疾飞的速度摆脱债务。”
然而,在新大陆的现实情况并不如牧师们期望的那般乐观。由于经济上一时难以摆脱欧洲人的剥削,贸易逆差导致大量金银外流。许多家庭都存在负债问题,只能采取赊购的方式,以应一时之需。当时,人们可以在熟悉的店里赊账,写上自己的住址和姓名,便可以先拿一些生活用品回家应急。1个月或3个月内还清,以后就可以继续赊购。这一模式已经与今天采用信用卡“先消费后支付”的形式相似,1个月或3个月的还款期限,则相当于信用卡的免息期。商店会让熟客先赊账消费,再将账单寄到家中,约定好支付时限即可。这种签字赊购的模式维持了很长时间,即使到最终完成工业化(20世纪20年代)后,许多普通美国人仍然难以摆脱在熟悉的面包店设置赊购账户的诱惑。他们靠着这种熟人之间的信用消费,不断生产出一代又一代的产业工人,并复制出一个又一个小镇与街区。美国历史学家在回顾西部开发和迁移时,甚至这样强调:“正是这种写在纸上的承诺方式,将美国的东部和西部联系在了一起。”
贝拉米:“信用卡”的造词人
所谓的“将美国的东部和西部联系在了一起”,除了维持一个又一个小镇居民生存需要的赊购账单,还需要有能确保人们走到哪里都不用携带大额现金的旅行支票。
1891年,美国运通公司推出了第一张旅行支票。这是信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持有这些旅行支票的客人,不但可以不用携带现金出门,还可以在与运通公司有财务往来的商户“先消费后结算”――这与即将出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