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经验与启示
摘 要:职业启蒙教育是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的,为了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引导其对学习与未来发展进行思考的教育活动。目前,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发展缓慢,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启蒙开始较早,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明确的政策规划和多样的实践路径。以此为借鉴,我国必须通过宏观政策规划来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理念的宣传、依托现有学科课程强化职业启蒙要素的渗透、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拓宽职业体验认知路径。
关键词:职业启蒙教育;发达国家;经验;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1-0090-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多关注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层次上移问题。而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职业意识萌芽、职业认知教育的关键阶段。除向上延伸职业教育层次外,大职教观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应向下延伸,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之前的职业启蒙教育,能够为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和认知支持,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运行与发展奠定基础。
事实上,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在北京、上海、浙江等有小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职业启蒙教育的初探,但从我国整体上看,青少年的职业意识依旧薄弱。即使学生有对职业分类探求的渴望,教育界也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课程教材、教?W方法依然是应对应试教育的工具。美国多个教育专家都认为虽然在中小学阶段职业选择看起来似乎很遥远,但实际上却是致力于生涯教育的最佳时期[1]。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启蒙教育体系内有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得到了国际的广泛认可。
二、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的经验特点
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朦胧的起步阶段,而纵观全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理论与实践日臻成熟。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发达国家中小学阶段学校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操作,分析其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意在为我国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提供充分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启蒙教育的实践体系,促进职业启蒙教育在我国的细化和深化。国外职业启蒙教育实施的经验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启蒙教育理论研究丰富
职业启蒙教育是一个本土化概念,目前我国对其直接研究并不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在国外与之类似的是职业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职业启蒙教育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起点,对其理论研究还需要在分析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2]。因此,在这里主要通过介绍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关理论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特点,来反映发达国家职业启蒙教育的理论内涵。
职业启蒙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期德国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要义》,在该作品中,他倡导通过建立“劳作学校”使“公民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公民化”。具体而言,凯兴斯泰纳主张从小学开始学习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技巧,“并严格要求他们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对待适于他们能力的劳动,通过这种方法将孩子们纳入劳作课培养轨道中。”[3]劳作学校又名性格陶冶学校,目的在于养成和唤起“公正的劳动方法”、“严谨的劳动习惯”和“真正的劳动热情”[4],即通过劳动教育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理解为一种职业准备教育之前的预备教育,即职业启蒙教育。从小学开始实施职业启蒙,进行简单的机械操作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知和感悟。
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师舒伯(Super)在1953年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0-14岁)、试探(15-24岁)、建立(25-44岁)、维持(45-60岁)与衰退(60岁以上)五个阶段,贯穿于个体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且每个教育阶段个体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人生追求均存在显著差异[5]。按照其生涯阶段理论,我国的学前教育(2-5岁)和小学教育(6-11岁)属于成长阶段,在此期间儿童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和职业认知;中学(12-18岁)属于试探阶段,通过不同的活动进行自我角色能力探索和职业探索,并形成暂时的职业意向。这两个时期可以认为就是进行职业启蒙教育的阶段。
将生涯发展理论与教育领域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教育家海尔(Herr,1969),并定义生涯教育是围绕生涯发展主题而进行的所有正规教育[6]。到20世纪7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pdf VIP
- 中考现代文阅读——邓宗良《母亲的叶搭饼》.docx VIP
- 2025年防火涂料项目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CDS2.XwithHPLC操作说明资料.pdf VIP
- Python数据分析及应用 课件 第3、4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函数.pptx
- 2025村道生命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我国隧道盾构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doc VIP
- DBJ50_T-460-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企业评价标准(OCR).pdf VIP
- 食材采购配送服务以及售后服务方案.pdf VIP
- 2025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省级与地市级合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