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及教学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及教学思考

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及教学思考   [摘要]新世纪新形势下,历史召唤我们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对未来进行思考,各行各业纷纷做出了响应。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我们历史文献学学科理应积极参与其中,总结过去,并对本学科学科建设及教学的未来进行思考,以为自如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做好准备。   [关键词]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K5 D8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2-0045-05      历史文献学是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说它年轻,是因为真正建立起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仅在20世纪20年代。而历史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开设自己的课程的时间则距今更近。20世纪中期,一批国学大师们在各大学执教讲解国学时,相关文献学科目才出现。如史学大师陈垣曾在辅仁大学讲授史源学,著名文献学家余嘉锡亦曾于辅仁大学讲授目录学等。可谓历史文献学第一次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历史文献学迎来第二次发展完善高峰,张舜徽、白寿彝、吴枫等先生为历史文献学建构了理论框架,在实践方面有号称“十全大补”等古籍整理点校工程。此外,各大学院校纷纷设置历史文献学专业,招收了本科生、研究生等,并开设出配套课程,有的学校还推出了函授课程。所设课程基本涵括语言文字、文献基础,及历史文化三方面内容。如上海师范大学开设有: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学、校勘学、方志学、《诗经》《史记》《汉书》《宋史》研究、古代诗词的整理与研究、历史地理及相关实习课。总之,教学与理论相长,历史文献学蔚然大兴。   探寻当日历史文献学兴盛的原因,有三:一是由历史文献学在中国国学中的基础地位决定的,没有扎实的历史文献学基本功,从理论上说是没有资格人中国国学殿堂的。各代先贤哲人已经有诸多理论及实践证明,无须再多言了。二得感谢先贤哲人及国家领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厚爱,对国民精神的倡扬,而历史文献学适逢契机,又抓住了契机。三是教学的全方位大力实践,无疑为学科注入了无比活力。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历史文献学大有衰落之隐患。究其因,可归为三点:一是自身的因素:随着一批功力深厚的老专家的谢世,历史文献学界难再有此等功力的接班人,有后继乏人之势;而历史文献学自身也忽略了建设与前进步伐,不但脱离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交叉,也脱离了社会实际生活。二是外来影响:在经济浪潮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随着国学热的降温,历史文献学自然跌至低谷。三是教学实践的不全面,历史文献学的阵地主要在学术文化界,教学实践的薄弱,不可能使之得到清晰完整的阐释与认识,其重要地位,无疑也难以突出。而历史文献学在传统的认识之外,即担负基础地位之外的另一面,即广义的历史文献学的一面,更是无从谈起。   当然,即使在此状态下,仍有学者,兢兢业业,恪守阵地,力争为历史文献学学科及教学贡献一己之力,一些教学及科研论作仍顽强地陆续问世。   不过,世界的今天,各国文化战略纷呈,而文化之争本质上是国本之争。作为千年来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是否仍能持雄踞之势,获得话语权。我国文化身份何在,我国现代化的意义如何描述,21世纪我国的形象谁来塑造,呼唤着国人担当“发现东方”的重任。国学因之又有升温的趋势。如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出版、域外汉籍的搜集整理出版等。均为此趋势的表现。2005年,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应该说是国学再次复苏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在此机遇下,历史文献学应该是最具潜质最有活力的一门学科,其发展劲头是很大的,但历史文献学必须走改革之路。因此,其趋势必然为:      一、走多学科结合的路子      在抓好学科方面的基础工作外,克服以往不足,处理好四方面的结合。   一是促进文献学研究与出土文献的结合。   如开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从内容、体制、产生流传的时间,甚至关于字体、简帛的形制、书写格式、内容类别、收发渠道、档案功能等,都可以进行比较,改变或增添文献学的内容。这个空间非常大,从银雀山汉墓到马王堆汉墓及郭店楚简,大批出土文献都能与传世文献相比较。如《孙膑兵法》《尉缭子》、郭店《老子》等,都可以马王堆本、传世本,或上海博物馆整理出版的战国简本进行比较校勘,从而整理出更符合古书原貌的典籍。这亦是历史文献学开辟新领域,创建新的分支学科的一个途径。如2002年6月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古城出土的秦木简达三万多枚,是秦始皇时期的县府档案,非常珍贵。媒体称,据这些材料可以改写秦史。比如,竹简中有“洞庭郡”的记载,这就使秦郡的设置由原来的36个郡增为37个郡。此外,竹简中还反映了大量秦代行政、邮传、经济方面的信息,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献学应该建立古文书学学科,运用古文书学的方法,对简牍的书写格式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