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分布格局演变及其原因初探
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分布格局演变及其原因初探
摘 要:中国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各有特点,本文试图认识我国民族格局的形成,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这是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军事因素、政策影响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民族格局;演变;形成原因
1 引言
历史时期的中国疆域辽阔,内部地区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各具特色。不仅有适合各民族先民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而且有容纳各民族迁徙和回旋的广袤空间。数千年来,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内,少数民族从周边地区向中原大规模内迁,汉民族从中原腹心地带向周边地区大量辐射的人口流动从未停止过。正是在这个复杂的互动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得以形成。
2 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分布
总体上讲,先秦时期是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定型前的萌芽时期。秦汉大一统时期,为华夏族形成一个庞大而紧密的主体民族创造了条件。从此,秦汉统一的版图也就成了华夏族聚居区的地域范围,从而为新的民族分布格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民族格局破裂与重组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掀起了我国民族大迁徙和大流动的高潮,尤其是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的“五胡”纷纷入主中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格局,中原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胡汉杂居局面。由于胡族大量内迁,中原战乱不已,晋末永嘉之乱后又掀起了中原地区汉族大迁徙和大流动的高潮。北方汉族人口的大量南迁,对我国南方地区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格局影响颇大。我国南方地区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各民族容易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相对独立的聚落区,因而南方少数民族聚族而居的特征较为明显。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加之汉族人口不断进入南方少数民族聚落区,南方少数民族如山越、俚、僚、蛮等族也不断出居平地,与汉族成犬牙交错居住的态势。民族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流动使得各个地区的民族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初步成型。
隋朝的大统一标志着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原王朝疆域,也就是华夏族控制区域得到了再一次的确认和扩展。唐末安史之乱是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一个转折点,这次汉族人口大迁移直接导致北方人口超过南方人口。
五代辽宋金夏时期是诸个政权分裂对峙时期,民族进一步杂居及融合。
元代是我国第一个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疆域辽阔,民族成分众多,各民族族际交往非常频繁,非常有利于境内各民族大杂居格局的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特征和趋势更加凸显了。
明清时期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3 中国民族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初探
从先秦到清代,中华民族历经2000 多年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历经无数次民族大迁徙、大流动和大融合,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形成的。
㈠ 经济因素 恩格斯指出:“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历史, 而不是相反”。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当人口的增长超出当地的承载能力后,势必会引起人口的迁移,进而改变人口的分布格局。在少数民族的的迁移变化中尤为明显,少数民族多数在边缘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当生产力发展后,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而侵略农耕地区,引起了新一轮的民族迁移,导致民族格局的变化。
㈡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 其特点表现为生产资料种类少, 经济结构单一, 经济基础薄弱。正是这种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使游牧民族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有着高度的依赖性, 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有限, 在自然环境面前常处于被动状态。一旦受到天灾的袭击, 水枯草死, 往往造成牲畜大量死亡, 瘟疫流行, 民不聊生, 游牧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古代北方草原地区处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带, 游牧民族深受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 干旱、暴风雪冷冻、蝗灾、瘟疫等是游牧民族生存的大敌,游牧民族通过迁徙来躲避灾害。如西汉元封六年(前105 年) 冬,“匈奴大雨雪, 畜产多饥寒死。”西汉本始二年(前72 年) , 匈奴“会连雨雪数月, 畜产死, 人民疫病, 谷稼不熟”。寒冷造成匈奴人口、牲畜大量死亡, 如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 , 匈奴“人民畜产死者十之六七” 。原居住于我国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氐、羌等民族纷纷南下或西迁,这就对民族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变化。
㈢军事因素 这里的战争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因外族或政权的侵略、进攻, 迫使战败的少数民族离开原游牧地或被强制迁往他方。如北魏先后发动了三次针对吐谷浑的战争, 隋朝也不断用兵, 使大批吐谷浑内降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与应用技术.pdf VIP
- 具身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具身智能大脑,人形机器人发展.pdf VIP
- 半导体外延工艺技术发展趋势.pptx VIP
- 离散制造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025年度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docx VIP
- GB∕T 1355-2021 小麦粉 GB∕T 1355-2021 小麦粉.pdf
- 欧洲人的标准 EN10088-1-2005-Eng.pdf VIP
- Panasonic XQG70-E70XS E70GS E70GWwashing machine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函数的定义与函数的性质.pptx VIP
-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养老机器人,AI养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