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被愚弄,捐助人起诉逃学北大研究生.docVIP

善心被愚弄,捐助人起诉逃学北大研究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心被愚弄,捐助人起诉逃学北大研究生

善心被愚弄,捐助人起诉逃学北大研究生   捐资助学是一种美德,助学的过程往往是在感恩、祥和的浓浓暖意中进行,然而,发生在重庆市的一件“助学官司”,让世人非常尴尬和痛心。      贫寒子弟求学难,得到资助把梦圆      1979年7月,邓林出生于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万州区太龙镇,他的父亲患有严重的胃下垂和腿神经萎缩症,母亲在一次火灾中烧伤全身,两人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为了供邓林上学,父亲拖着有病的身体到万州区当“棒棒(挑夫)”做苦力,多次累倒在街头;七旬的奶奶不顾年老多病,到万州城里捡破烂卖钱,给孙子挣学费。   尽管家境贫寒,从小酷爱学习的邓林却十分懂事,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学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万县中学。上中学时,邓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周仅靠一瓶咸菜和一袋米维持生活。上高中期间,因家里经济实在太拮据,他曾几度想辍学回家,但都被父母阻止了,老师同学都说他能考上北大或清华,他的愿望也是考上全国最高学府。   1999年高考期间,由于压力太大,邓林发挥欠佳,仅以高出重点本科分数线十几分的成绩被河北省秦皇岛市燕山大学录取。没能考上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成了邓林心里永远的痛。   邓家东拼西凑,四处借贷,终于将邓林送进了大学校园。然而,因为替邓林交学费和给他父亲治病,邓家此时已负债3万余元。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邓林在学校节衣缩食,从不乱花一分钱。   苦难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成绩优异的邓林在读大三时,得知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正在招收研究生,于是他立即报了名,然后一门心思扑在了考研上。他不仅拼命缩短睡眠时间,而且连走路、吃饭的时候都在不停地默诵着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经过半年多夜以继日的刻苦攻读,邓林迎来了2003年1月的研究生统一考试,这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被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录取为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3年7月12目,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送到邓林家里时,小山村沸腾了。然而,高达5万元的学费让邓林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为了供自己上大学,这几年父母几乎跑遍了所有能借到钱的地方,家里欠亲友和银行高达4万多元的债务还没还清,现在又到哪里去筹这笔巨额的学费呢?   邓家祖孙三代商量后决定:一起进万州城,一边为邓林打工挣学费,一边想法托亲友担保贷款。到城里后,邓林本想做家教,但连续几天都没找好雇主;邓父拖着病体,整天扛着扁担揽活;母亲被烧伤的上肢仍未完全康复,坚持与70多岁的奶奶一起捡废品卖钱。   邓林悄悄拿起父亲放在墙角的扁担,走上了大街。第一次当挑夫,人家见他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都不情愿雇他。头顶烈日,脚踩滚烫的水泥地,邓林扛着扁担满头大汗地在城里转了近两个小时,才从一位中年妇女手中揽到一桩活。他挑着两袋一百多斤重的大米,摇摇晃晃地穿过两条长长的小巷,然后气喘吁吁地在6层楼梯间爬了十多分钟,仅仅挣到2元钱。   正当邓家为学费一筹莫展时,好运忽然降临到他们头上。2003年7月29日,《三峡都市报》一位记者以《为上北大当挑夫,寒门学子感动一片天》为题,报道了邓林的事迹。不少市民通过电话和信件表达他们对邓林一家人的敬佩和赞赏之情,资助的、捐款捐物的人络绎不绝。   在重庆市开县经营玻璃店的李富华在报纸上看到了邓林的故事,45岁的李富华经历过坎坷的人生:出身农村的他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因为家里没钱供他上学,他含泪告别了心爱的校园。他来到县城,当过挑夫、做过小贩、修过钟表,困了露宿街头,饿了喝喂猪的泔水,不知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辛酸泪,他终于打拼成了一个小商人。没读过多少书的李富华,很理解想读书而没有钱读书的心情,邓林的经历令他唏嘘和感慨。   细心的李富华打听到邓林家的地址,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个寒门学子。当天,他从货款中拿出2000元现金交给邓父,并承诺说:“你的孩子在逆境中求学,不容易,我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资助邓林进北大读完硕士研究生。如果他能考上博士,我继续资助。”8月26日,在邓林即将到北京大学读书时,李富华再次赶到万州区将2000元现金送给他,一再叮嘱他好好学习,以后需要学费、生活费时可以给他寄到北京去。   握着这份沉甸甸的爱,邓林热泪滚落,他对李富华说:“谢谢好心的叔叔,我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您的厚望。我在完成学业后,一定要用我的真才实学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我的恩人!”      只要资助不感恩,愚弄善举好无情      自从承诺资助邓林后,李富华觉得自己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不管自己的生意是亏还是赢,总会给邓林寄钱,每学期不少于4000元。   邓林很感激李富华,把李富华当成自己的亲人,有什么困难、忧烦、心思都向这位好心的叔叔倾诉。过年过节,他时不时打电话或写信给李富华,在汇报学习情况的同时,还有说不完的感谢话。李富华更是把邓林当作自己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