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本戏曲丛刊中关公戏著录研究
善本戏曲丛刊中关公戏著录研究
【摘 要】《善本戏曲丛刊》选录了关公戏曲中的12个剧目将近50出,涉及关羽在三国时期的主要事迹和成神显圣的故事,是明清时期关公戏曲的经典文本和常演不衰的梨园精品。梳理刊本中的关公戏可以发现,这些剧目选本多编选在明万历年间,与此时期的经济发展、刊刻印刷业的成熟、戏曲艺术的发展以及理学思想的松动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关公信仰在全国范围的兴盛有极大的关系。
【关键词】善本戏曲丛刊;关公戏;著录;版本
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09-03
《善本戏曲丛刊》(以下简称《丛刊》)是台湾王秋桂先生主编的大型戏曲丛刊,共6辑,收戏曲、散曲、小曲选集35种,曲谱8种,所辑录的是在明嘉靖年间至清乾隆年间刊刻梓行的选曲。《丛刊》里选录了戏曲经典或长演不衰的梨园精品中的关公戏曲将近50出,有助于了解明清时期关公戏的演出和传播情况。
一、《丛刊》中关公戏的总体情况
《丛刊》共收录43种选集,其中17种选集涉及关公戏。
(一)17种选本一共收集选录了关公戏剧目12个,分别是《三国志大全》《三国志》《昙花记》《古城记》《五关记》《桃园记》《三国记》《单刀记》《四郡记》《赤壁记》《长生记》和《单刀会》。
(二)《丛刊》所录的关公戏,除《昙花记》《长生记》涉及关羽成神显圣降魔外,其余都出自三国故事。
(三)从收录的具体散出曲目多寡来看,《单刀会》最多,有9处;《独行千里》《灞桥饯别》《显圣斩妖》各5处;《斩貂》《训子》《古城聚会》各3处,《权降》《秉烛》《河梁救驾》各2处;其余各1处。虽然这些同一情节的散出曲目出自关公戏不同的剧目,其中的曲词宾白也会有差异,但可以据此了解明清时期舞台上流行的关公戏情况以及受众的审美喜好。
(四)17个选本的刊刻时间集中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至清乾隆年间,即明代中晚期至清代中期。其中明代有13个选本,清代4个选本。明代的选本更多地出现在明万历年间,有《乐府红珊》《玉谷新簧》《词林一枝》《八能奏锦》《尧天乐》《群音类选》和《乐府南音》等7个选本。
事实上,不仅选录关公戏的选本多集中在明万历年间,就是整个明代的戏曲选本,也以万历刊本为最多。究其原因,学界认为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一是自明嘉靖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呈现出令人炫目的发展,商业与文化发达的大、中城市的书坊和印刷业极为发达,客观上为选本的大量涌现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明代以来,传奇创作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近世士大夫,去位而巷处,多好度曲”[1],客观上为选本的选辑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文本资源;三是经济生活的变化使人们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束缚提出挑战,开始追求个性与情趣的发展。
二、《丛刊》中关公戏剧目的著录和版本考述
(一)《古城记》
《远山堂曲品》《明代传奇全目》《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明清传奇综录》有著录,《曲海总目提要》谓“必明时人所作”。而《重订曲海总目提要》《曲目表》《曲录》均录入清朝无名氏目。此外,《今乐考证》还著录有容美田的“与古本《古城》异”的《古城记》。《今乐考证》在“国朝院本”中著录《古城记》,并云“非古本,并异田九峰”。另外,《汇考》云:“《寒山堂曲谱》引作《关大王古城会》。此剧疑即改本。”可见,明清时期场上流行的有多个版本的《古城记》。台湾学者王安祈也有相同的看法,认为“当时剧场上流行的古城记恐怕不止此一本”,并提出今存戏曲散出选本中所收的《古城记》,仅《时调青昆》卷四的“独行千里”和《古城记》二十六出“服仓”后半部分完全相同,至于《尧天乐》卷二所收“嫂叔降曹”及“独行千里”,和《词林一枝》卷二所收的“关云长闻朴权降”及“关云长秉烛达旦”相同,而和《古城记》则有两支曲牌相异[2]。
(二)《桃园记》
《远山堂曲品》《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列入“具品”,未提作者名氏。《曲品》云“《三国传》中曲,首《桃园》,《古城》次之,《草庐》又次之。虽出自俗吻,犹能窥音律一二”。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载《桃园记》,称“明清其他各家戏曲书目,未见记载。今无流传之本。惟有明人戏曲选集《群音类选》中,残存此剧散出”[3]。事实上,除明清戏曲选集《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十二选《桃园记》中“关斩貂蝉、五(午)夜秉烛、独行千里、古城聚会”四出外,《乐府红珊》中还存有《桃园记》三出,分别是卷四“训诲类”中之“汉寿亭侯训子”(正文作“关云长训子”),卷九“访询类”中存“鲁子敬询乔国公”(正文作“鲁子敬询乔国公求计”),卷十一“宴会类”中存“刘玄德赴河梁会”。
(三)《三国记》与《三国志》
除了《丛刊》和明清选本中收录外,其他目录文献未见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