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性.时代性.个性
内容摘要:水彩画传入中国以来,已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发展至今,水彩画面临着作品表现形式单一、在创作中互相模仿等诸多问题。因此,文章就水彩画应具有和如何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个性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
水彩画作为舶来艺术,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与浇灌,不仅在中国土壤深深扎根,而且开出了绚丽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特别是近些年来,水彩画的发展备受世人瞩目,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水彩画家,这种繁荣景象,的确令人感到欣喜和振奋。但是,水彩画毕竟是一个发育较迟的画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比起中国画、油画等姊妹画种要严竣。因此,我们在享受收获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问题:传统的审美意识和思维定势严重束缚了水彩画的发展,使其长期处于附属地位;水彩画创作互相模仿、互相复重,导致水彩画表现形式单一;作品缺乏思想内涵,不能反映时代精神,等等。因此,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体系,如何使作品富有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特点,使中国水彩画屹立于世界水彩画之林,乃是当今水彩画家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西学东渐的水彩画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如果从1715年意大利画家朗世宁和德国画家艾启蒙到中国担任清宫廷画家,传播西洋绘画算起,有近300年的历史。但水彩画在我国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应归功于20世纪留学归国的画家。由于该画种与中国人含蓄、潇洒的审美心理吻合,很快在中国土地上开始落地生根。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水彩画基本上是承袭了英国水彩画的理性风格。著名老一辈画家李剑晨曾经自谦地说:“画了一辈子画,终没跳出外国水彩的圈圈。”[1]这句话不能不引发我们深思,它的含义是深刻的,即中国水彩画民族精神内涵的缺失。
21世纪既是一个各种文化高度碰撞的时代,更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如果一个民族缺乏人格特征,这个民族将会从颓废到消亡,而艺术如果缺乏民族性特征,将会迷失自我。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纵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师,他们的作品无不留有深深的民族烙印,任何艺术都不能离开自己民族文化的精神铺垫。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先辈给我们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不仅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人风范,也有唐诗、宋词、元曲等优美诗篇,既有《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这样的绘画珍品,还有故宫、苏州园林等艺术建筑,也有敦煌、云冈、麦积山、秦兵马俑、霍去病墓石刻,等等,可谓是艺海浩瀚,瑰宝迭出,为新时代的水彩艺术奠定了殷实的民族文化精神基础。况且,我国幅员辽阔,有众多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风、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无不为我们启迪灵感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契机。
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不能仅仅表现在题材范围和对图式的摹写表层,那种简单表现的拼图做法,同翻版西方新潮的心态没什么区别。[2]如果简单地认为风景画中有中国式的建筑,或表现的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人物就具有民族精神,这是对艺术民族性的肤浅理解。艺术大师赵无极先生的后期作品,几乎没有具象的画面,但是在欧洲人眼中,这就是典型的东方艺术、中国艺术,其气势磅礴的意象画面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和领悟,必须上升到民族精神本质、本源、本性的精神层面。
另外,中国画和水彩画都是以水为媒介,它们从技术上来讲有嫁接的可能,这种嫁接的可能从形式表层上看可能有相通之处,但是,从文化层面上看,这说明了中国画家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中国水墨文化的理解。如果在掌握外来技法的同时,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积淀融入其中,做更深的探索,中国水彩画将会有一个更好的面貌。
艺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化的,脱离时代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水彩画老前辈的许多绘画作品恰好说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他们的静物、人物还是风景,都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解放前,他们的作品反映出了画家对国家的忧患意识;解放后,画家们用跳跃的笔触、生动的色彩来抒发他们的欢愉情感;“文革”时期的作品具有“红、光、亮”的特点,画中人物无论男女都具有体魄壮实、浓眉大眼的特点;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则多是反映经济建设大潮的题材。
绘画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与历史、现状、未来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身处的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可有些人不厌其烦地用固有技法描画着一二十年不变的题材,诸如小桥流水人家、农舍后面有青山,等等。试想若干年后,老房子、吊角楼都被高楼大厦替代,我们又去画什么?生活在变,时代在变,感受在变,审美亦在变,蕴含现代元素的风景、人物、静物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表现题材,上海画家平龙先生的都市题材就表现得相当成功。当然,不光是表现题材要具有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