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极拳腾空摆莲接提膝独立动作下肢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太极拳腾空摆莲接提膝独立动作下肢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摘要: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是太极拳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类难度动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排名。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生物力学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10名女运动员做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动作时的下肢表面肌电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下肢部分肌肉活动的强弱对于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具有密切的关联。蹬地时,两腿的股内侧肌兴奋性较高,随着身体重心的转移右腿肌电逐渐上升,当到达腾空阶段时,左腿肌电兴奋性有所减缓。而右腿股四头肌相对较高,并且右股直肌的iEMG均值(141.17±51.96 uV×s)右股内侧肌(113.78±25.02 uV×s)右股外侧肌(96.66±11.56 uV×s)。落地阶段,左腿肌电兴奋性继续下降,保持提膝放松状态,而右腿胫骨前肌达到最高均值932.63± 436.94 uV×s。动作的稳定成功需要左腿的放松和右腿的兴奋协调配合。
关键词:腾空摆莲;提膝独立;肌电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6-0063-05
太极拳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是B组难度,动作分值0.4,衔接分值0.1(提膝独立属于衔接分数),在套路比赛中动作质量5分,演练3分,难度2分,起评分满分10分。如果缺少B组难度动作,难度动作是195分,不满2分。起评分是995。可见在太极拳中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是比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难度动作,一个动作的成功与否就可能导致成绩的巨大起伏[1]。有人对2006-2010年全国武术冠军赛太极拳项目前八名运动员的所有难度动作失误率进行了统计,其中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的失误率高达125%[2],是所有难度B类难度动作中失误最高的一个动作。而在全国高手如云的大赛中,一个动作是否能够成功决定了金牌或者冠军的最终归属。高达125%的失误率是当前所有运动员和教练员迫在眉睫待解决的问题。但近年来对武术平衡类动作的研究多从运动学和力学方面进行阐释,表面肌电方面相关研究较少或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对腾空摆莲360°接提膝独立下肢的肌电进行剖析研究,为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一份可靠的肌电数据作为训练的理论支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实验对象的筛选由来自上海体院武术队、武汉体院武术队、上海队以及河南队共10名女子太极拳一级或健将运动员组成。平均身高为160±2.3 cm,体重为53±3.4 kg,习武年限为8±2.5 a。受试者熟悉实验步骤,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设备
本实验使用美国产Noraxon16导遥测肌电DTS系统,采样频率为1 500 Hz;一台高速摄影机(美国Redlake MASD生产,MotionPro X-4型),采样频率为300 f/s;Noraxon公司生产的外置同步器一台。
1.2.2下肢相关肌肉的选取与相应通道
通过查阅文献和听取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相关专家和武术教练的意见,选取下肢14块肌肉作为本实验的观察指标,肌肉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
1.2.3实验步骤
1)高速摄像机标定:MotionPro X-4架设位置为运动员右侧8 m处,聚焦和运动员右侧肩部成一条直线,垂直高度为1.5 m。
2)实验场地设定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训练馆内使用的国家规定的标准武术比赛场地,并告知受试者实验基本要求和填写知情同意书。
3)实验准备工作:首先,使用剃须刀剔除相应肌肉表面体毛和一些角质并用酒精进行消毒清洁。然后,用表面电极贴于肌腹上, 电极片方向与肌纤维走向一致,电极间距2 cm,无线肌电发射器粘贴于电极片旁2~3 cm,并用弹性绷带进行固定。
4)正式实验前先做热身活动10分钟,热身后休息1分钟进行简单的试跳动作,但不采集数据。
5)标定:高速与肌电设备进行同步测试,并设定采样频率:高速300 f/s,肌电1 500 Hz。
6)测试过程:受试者按照平时训练情况,以所有肌电信号与录像同步有效为基本准则。现场有一名国家级裁判来判定动作的完成情况,成功次数达3次以上,选取成功并且肌电清晰的动作作为研究对象。
1.2.4数据处理与统计
根据Noraxon公司肌电配套的软件MyoResearch XP Master Edition1.08.17版进行标准肌电分析(EMG Standard Analysis)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处理(Signal processing):包括全波整流(Rectification)、平滑(Smoothing)、带通滤波(Filtering,10~500 Hz)、数据标准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