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生关系改善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师生关系改善策略

学校师生关系改善策略   俗话说:师徒胜似父子,按理说师生关系也该是如此。但是,现实中师生关系却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的师生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对立情况,甚至酿成命案。这显然跟中学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人们的高度关注:大家都应该来想方设法,着力扭转这样的不良师生关系。我们不妨从典型案件入手,结合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并结合中学实际,思考改良不良师生关系的策略,为建设和谐校园作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两起典型案件   案件1、2008年10月4日,山西省朔州市第二中学高一学生李明,在教室里残忍地向班主任老师连捅4刀。当时,正是晚自习时间,李明还竟然抽烟,无所顾忌地向毫无防备的老师行凶,致使班主任老师当场死亡。   案件2、2008年10月21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17岁的学生丁某,把班主任老师活活掐死。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当时学生丁某因上网吧、逃课,班主任老师带着丁某去家访,丁某害怕老师家访,将老师活活地掐死在半路上。   以上两起案件触目惊心,令人震惊,发人深省,师生关系为何到了敌对程度,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三点成因分析   事实上近几年因师生不良关系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很多,除了学生伤害(甚至杀害)老师的案件,也有教师伤害学生的事件,也有学生之间的伤害案例,上述二起案件是影响很大、情节恶劣的典型案件,纵观许多师生不良关系,其成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教师心理压力大   1、学校管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思想上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远大的理想和奉献精神;行为上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尽心尽责、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地教育管理学生;业务上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教师的考核上,要执行许多项制度和办法,这些都是教师感受的来自学校内部的压力,这些压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2、社会环境对教师要求过高,教师所承受的社会责任远远超过了教师的职业要求。目前社会对教师(对学校)的要求基本上仍然以考试分数及升学率为标准来衡量,特别是家长,这种心态是最显而易见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家长是比较现实的:只要能让孩子考入理想的高中或大学,那这个老师(学校)就是好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或多或少地偏重于抓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难抓,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各种各样,加上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短期效应,所以,教师几乎一直处于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之下,一些教师的心态变得烦躁,缺乏耐心。   3、有的教师家庭和个人负担比较重,如:经济负担、子女学业(就业)、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单位人际关系处理等不顺心,造成心态不稳定。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教师的心理严重失衡,有报道说:有超过半数的教师不同程度地患有心理疾病。教师的这种不健康心理往往表现在对学生过于严格的要求、过分严格的管理、以及言语方面的伤害,这是造成不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中学生心理不成熟   中学阶段正处于人生成长的特殊阶段,人生的这段成长时期心理、生理变化大,情绪波动大,心态很不稳定、有时无法控制,容易走向极端,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然而,中学阶段又是人生的非常关键的时期,家长和教师十分关注。   1、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弱。学生处在读中学的年龄阶段,其个性心理特征一方面表现为自尊心、独立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又有“成长的烦恼”,内心深处渴望被别人重视,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往往喜欢“跟着感觉走”,说话、做事缺乏思考,不计后果。不良的影视作品、刺激的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有强烈的诱惑,容易产生暴力倾向。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情况不稳定,严重影响着学生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能否认的是确实有极少数学生品行恶劣,屡教不改,存在不健康、不正确的心理:总认为学校、教师的管理是冲着自己来的。   2、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虽然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但家长和老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自己因工作繁忙缺少与学生必要的心灵沟通,即使有时间也用来看管学生,学生犹如笼中之鸟,很是反感,逐渐造成学生厌学,对家长和老师厌烦,脾气变得很坏、不吭声。   3、有些学生有相当大的心理压力。这里主要是二类学生:一类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最糟糕的:他们也很想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肯定,但几乎很难实现,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且经常违反纪律,错误不断,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甚至责骂、也会受到来自同学的讽刺挖苦,他们每天要顶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走进课堂,这类学生的心理已有些扭曲,逆反心理很强,时常自暴自弃,最容易出问题。另一类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生怕成绩下降,考试考砸,学习压力也很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